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氣象學史

中華氣象學史》,中國氣象學史專著。劉昭民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15章,約26萬字。全書按年代分章敘述:第1章為殷商時代(氣象思想開始萌芽,並已有氣象記錄及風信觀測)。第2章為周朝(開始把天文與氣象結合起來,以及對各種天氣現象加以解釋,並觀測自然現象、預測天氣)。第3章為秦漢時代(完成24節氣、72候、開始有濕度觀測,發明銅鳳凰及相風銅鳥)。第5章三國及晉時代(懸土炭觀測空氣濕度以預知晴雨,繼續用相風銅鳥)。第6章南北朝 (霜的預報、雪霰成因)。第7章唐至五代 (詳分暈結構,分風力為10等。風向24方位,用相風旌測風向)。第8章宋代 (氣象學術蓬勃發展)。第9章元代 (開始將占候歌謠化、韻語化)。第10章明代 (占候諺語更豐富,明末中國氣象開始落後於西人)。第11章清代 (氣象學術最落後時期)。第12章民國 (國人自辦氣象事業,氣象學術長足進步)。第13章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 (中外科學家對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之研究、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第14章餘論(對當前中國氣象學家作些例舉,指出中國氣象學之進步有望)。第15章論中國氣象學術後來停滯不前的原因。

本書取材廣泛,內容豐富,上起殷周,下達20世紀80年代,但對大陸上的氣象事業,由於各種關係,未能收羅,是其局限。

作者簡介

劉昭民(1938—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氣象組碩士。曾任中學教務主任。現任台灣民航局飛機服務台氣象預報員、台灣清華大學淡江大學中國科技史講座教師。還著有 《西洋氣象學史》、《中國歷史上的氣候之變遷》等書。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大多數著作反映實際情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有不正確的、非科學的;但都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所收著作,從其特徵、版本、作者生平、規模、主要內容、學術或藝術價值、社會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簡要的詮釋。

視頻

中華氣象學史 相關視頻

浙江大學氣象學 24講視頻教程
氣象學全套 共24講 陳志銀 浙江大學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