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民族博物院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華民族博物院,坐落在北京市亞運村西南,占地50公頃,是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為各民族提供一個面向國際展示民族文化傳統的窗口。1992年,中華民族園由總設計師王平院長主持開始建設;1994年6月18日,中華民族園北園建成開放;2001年9月29日,中華民族園南園建成開放。

中華民族園分南北兩園,園內建有民族村寨56個,還有民族博物館、民族展覽館、雕塑廣場以及若干自然景觀。南北園內各有民族村寨28個,建有中國最大的鑄鐵望以及仿真的熱帶榕林、水中溶洞、土林、盤龍瀑布、阿里山神木和滄源岩畫[1]等。少數民族村寨均採用1:1的比例,按各地區民族風格,展示各個民族的文化遺存。

目錄

歷史沿革

1992年,中華民族園由總設計師王平院長主持開始建設;1994年6月18日,中華民族園北園建成開放;2001年9月29日,中華民族園南園建成開放。

建築風格

北京中華民族園,是集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築、民族風情,歌舞表演,工藝製作以及民族美食為一體的大型民族文化園地。園內建有國內最大伯鑄鐵雕塑以及仿真的熱帶榕樹林、水中溶洞,土林、盤龍瀑布,滄源岩畫、阿里山神木等。南園也已建成完畢,主要有民族博物館和雕塑廣場等大型設施,以及二十餘個民族村寨。

在民族村寨,可欣賞和參與各民族歌舞、節慶、生產、競技和技藝等表演活動。整個公園集民族建築、文化展示、歌舞表演、體育競技為一體,是一座露天的少數民族人文博物館。10多支民族表演隊活躍在各個村寨中,進行吹笙、對歌、紡紗、蠟染等表演,構成一幅獨特的民族風情畫。

建築布局

中華民族園全園占地約50公頃,分南北兩園,北園占地20公頃。北園內建有民族村寨二十八個,包括藏族、苗族、彝族、侗族、台灣高山族、朝鮮族、布依族、哈尼族、羌族、傣族,景頗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赫哲族、撒拉族、錫伯族、滿族、黎族、佤族、布朗族、拉祜族、俄羅斯族、土族、阿昌族、門巴族、珞巴族、京族、漢族等景區。園內修建有國內最大的鑄鐵雕塑及仿真熱帶榕樹林、水中溶洞、盤龍瀑布、岩圖畫、阿里山神木等。南園有民族博物館、雕塑廣場以及28個民族村寨。(包括白族、納西族、傈僳族、德昂族、納西族、回族、蒙古族、鄂溫克族、保安族、東鄉族、瑤族、仫佬族、仡佬族、毛南族、土家族、壯族、普米族、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畲族、裕固族、獨龍族、水族、怒族),展示各個民族的文化遺存。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中華民族園)建設有中國各民族的56組建築,包括民居建築、宗教建築、景觀建築。建築形式涵蓋中國傳統建築的所有典型形式——地穴式、干欄式、窯洞式、帳篷式、碉樓式、乾井式、天井式、獨院式、吊腳樓、土掌房。中華民族園在園區中特別建造了園林自然景觀,這些園林自然景觀將各民族的生活同溶洞、瀑布懸崖、石窟、棧道、異型樹木、河湖、農田融合在一起。

白族民居建築:中華民族園中白族民居建築多為內相院落式封閉建築組合,其典型布局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形式。民居外裝修的處理是白族民居建築與文化、藝術融合的特點。外部均以白灰、墨畫為主調,點綴以石藍、赭色等彩畫。木屋架,青瓦屋面,青石板封檐,與高原地區的大自然空間色彩相映,使建築、人、環境融為一體。

傣族建築:傣族景區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47平方米,建築復原按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典型建築,規劃形式為「寨」。傣寨由寨門、民居、曼飛龍塔、傣寺、寨心、潑水亭、水井、孔雀亭、橋等組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社區。傣族民居為竹木結構,由數十根木柱高架成干闌式建築。上層住人,下層陰涼寬敞,可圈養畜禽,置放生產生活用具。牆壁為木板或片竹,屋頂通常為歇山草頂或瓦片頂,下層亦常設有腰檐、陡屋面、斜牆板的獨特民族形式和地方特色。

侗族建築:侗族建築景區占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71平方米,建築復原按貴州省從江、黎平地區的侗族典型建築。規劃形式為寨,由鼓樓、風雨橋、寨門、戲台、民居、水車、碾房、穀倉、稻田等組成。侗族建築以杉木為原料,民居形式為干欄式。

民族建築:中華民族園規劃建設中國各民族的56組建築,現已建成48組(2013年),包括民居建築、宗教建築等。建築形式涵蓋中國傳統建築的所有典型形式——地穴式、窯洞式、帳篷式、乾井式、天井式、吊腳樓、土掌房等。由於在選樣、設計、建材、建設、習俗等方面嚴格遵循文物複製的基本原則,無疑使這批民族建築具有文物性,為建築學、人類學、博物館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景區建築「三房一照壁」民居院落、「四合五天井」民居院落、本主廟、戲樓、戲樓廣場、茶社、蠟染房、大理三塔、蝴蝶泉、明清商業一條街、茶館、照壁、城門、餐館等。展覽內容白族民居原狀陳列、白族風情攝影展覽等。民俗活動「三月街」民俗活動、白族三道茶[2]、白族歌舞、扎染表演、大理特色商品交易等。景區建築龍井型朝鮮族民居、書房、藥房、酒館、鐵匠鋪、稻田、鞦韆、水井、曬穀場、朝鮮族餐館等。展覽內容朝鮮族民居原狀陳列、書畫作品展覽、朝鮮族風情圖片展覽等。民俗活動「老人節」民俗活動、歌舞、盪鞦韆、打稻穀、推碾子等。

展館介紹

綜述

傳統文物展中,我們更多見到的是帝王將相、卿大夫、珠寶玉器的印記。老百姓的用品,由於無法埋藏於地下,隨着時間的流逝,絕大多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恰恰就是那些不能稱其為「出土文物」的生產和生活用品,卻是人類生命文化的寫照。是我們的歷史,是我們的根。雙扇為門,單扇為戶。「門戶」,入必由之,出必由之。歷史的風風雨雨,門總是首當其衝。城門、坊門、宅門;門色、門釘、門檻;門神、門鏡、門符……門總是引人注目的。門的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出入口,所以我們的展覽,就從「門」開始。

繡房

「繡房」是中國婦女的「天地」,繡房展館占地500多平方米,主要展品是繡品、梳妝檯等。雕花的木床前,有二架古琴橫臥在那裡,伴隨着昏暗的油燈,搖晃着的纏腳架,淺淺的銅盆,笨重的柜子,冰冷的花瓶,硬硬的腳踏板在那裡。

徵集地區:江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年代:清——近代,約400年歷史。

書房

書房是讀書學習的地方,也是修心養性的地方,書房占地約100平方米,主要展品是書籍、古樂器。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在「男尊女卑」的教育思想下,只有男人才有機會讀書,因此,在未產生學堂的近百年前,書房擔負着教育的責任,象徵着教育的殿堂。書房中堂上掛着的字匾,講述的是中國傳統道德規範。書房有文房四寶、四書五經、奇山玉石、名人字畫。書房中堂上的太師椅,是準備給先生和父母坐的,學生只能坐在二側的位子上。

徵集地區:江西、山西、陝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約500年歷史。

祖宗堂

"祖宗堂"是中國"人"和"神"的統一。祖宗堂展館占地約300平方米,在這裡展出的各種供具,是供奉諸神和展示祖宗牌位的,如神龕、神匾、神台、神櫃、神簽、神卦;菩薩牌位,祖先牌位,父母牌位,族人牌位;供桌、供台、供品等。不同形式的神龕都象一座座居住人的房屋,有屋架,有房檐,有門窗,還有福、祿、壽、喜、平安。這些豐富多彩的供具、供堂,加強了神靈的致高無上的地位,又繼承傳播了中國建築文化和雕塑藝術文化。

徵集地區:山西、陝西、河北、河南、江西、湖南等地。

年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約600年歷史。

車船驛站

驛站和船塢中,停滿了待發的車船,這就是歷史的停發站,人類早期交通狀況和運輸情況,車船驛站展館占地約1800平方米,主要展示各種船和車。

中國是最早使用船和車的國家之一。一部部式樣各異的馬車雖然都是木質材料製成,但仍是那個時代的財富與地位的象徵。每架車的裝飾和轎箱都明顯地顯示出車主的身份和價值。「軒車」「輜車」「路車」「牛車」,這些在長長的車轅上裝飾着刻花的銅飾和鐵飾的馬車,與今天在大街上跑着的小轎車是一樣的性質,有公車、私車、出租車之分。

手推的雞公車,送媳婦回娘家的獨輪車,馬拉的轎車,飛奔着的大騾車、四輪木戰車、二輪木糞車、毛驢車、螞蚱車、勒勒車;海船、河船、牛皮筏、竹筏、苗族龍舟、台灣漁船、採蓮船、送糞船等,都是老百姓們因地制宜,根據各自的生產、生活條件而產生的交通、生產工具。

徵集地區:山東、山西、陝西、貴州、台灣、雲南、河南、河北、江蘇等地。

年代:宋代、明代、清代至近代,約800年歷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