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不正規半日潮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不正規半日潮是中國海洋地質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即在一個太陽日內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是兩相鄰的高潮和低潮高度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

由於受淺海、河口水下地形、徑流等影響,使一天中二次高潮位、二次低潮位不等,漲、落潮歷時也不等的半日潮,稱淺海河口非正規半日潮。如我國成山頭附近、舟山群島、長江口、黃浦江潮汐等屬此類型。國外的西亞亞丁灣等。

南海絕大部分海域為不正規全Fl潮.正規全日潮分布於北部灣、呂宋島西岸中北部、加里曼丹島的米里沿岸、卡里馬塔海峽至蘇門答臘島海域以及泰國灣北部,不正規半日潮區主要在巴士海峽、廣東近岸、越南中部和南部近岸、馬來半島東南端及加里曼丹島西北近岸。南海最大潮差在北部灣,最大可達7m。南海潮流較弱,大部分海域潮流流速不到0.5m/s。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