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上海聖伯多祿堂

上海聖伯多祿堂
圖片來自eastday

重庆南路圣伯多禄堂(St. Peter's Church)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270号的天主教堂。目前也是上海教区市区总铎区的总铎座堂。[1]

目录

历史

1908年,上海天主教會把創辦於徐家匯的震旦學院(后改名震旦大學,1952年撤銷)遷到了呂班路(今重慶南路)。震旦學院內有擔任行政工作和任教職人員的外國傳教士,他們都要過宗教生活,故震旦學院內有一小教堂。 震旦學院於1903年在徐家匯初創辦時,還沒有一個教徒學生。遷到呂班路后,教會逐步把學院辦成了有醫學院、法學院、理工學院的正規大學,並改名震旦大學,學生中也有了教徒。這樣一來,震旦大學的小教堂就成為校內天主教徒過宗教生活的場所。

1924年,震旦大學共有學生392人,其中72人是教徒。隨著教徒學生的增加,震旦大學內的小教堂已顯得太小。

1933年開始建造一所較大的教堂,次年落成,取名聖伯多祿加尼削教堂。聖伯多祿加尼削教堂落成后,不僅滿足了震旦大學天主教徒師生宗教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成了當地教徒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教堂。由於教徒對天主教稱為聖人的聖伯多祿加尼削這個宗教人物不熟悉,教會決定改用聖伯多祿來命名,稱聖伯多祿教堂,簡稱伯多祿堂。聖伯多祿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教徒都很熟悉。(上海各主要天主堂旁一般都開設教會小學,伯多祿堂亦不例外,其旁開設的小學名叫磐石小學。伯多祿是拉丁文Petrus的音譯,意即磐石。 )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原来聚居在南市董家渡一带的大批富裕信徒移居上海法租界内避难,居住在该堂周围地段,于是该堂成为上海教区一个重要堂口,教友人数由数百人猛增到3000人,且上层信徒较为集中。

1966年“文革”开始后,伯多禄堂被关闭,并被卢湾区文化馆占用,建筑与电子管风琴等设施均遭严重破坏。

1984年,伯多禄堂部分归还天主教上海教区,并在圣诞节开放。

1995年1月,成都路高架道路建设时,该堂由原址向西侧稍移后重建。1996年初,新堂建成,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基本上仿照原建筑风格。现在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为在沪外国人开设英语专场弥撒的教堂。同年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定居伯多禄堂。

1998年上海教区光启社搬迁到伯多禄堂。2002年6月起君王堂英语弥撒迁移至该堂。圣伯多禄堂为市区教友较为集中的一所圣堂,现为浦西东区总铎座堂,有常驻神父4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