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海市浦東新區龔路中心小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海市浦東新區龔路中心小學創辦於1905年的浦東新區龔路中心小學,宛如源遠流長而又奔騰不息的涓涓細流,從容地越過歲月里的千岩萬壑,將百餘載篤厚的底蘊攜帶至今。

目錄

革命先鋒 強國興學

1905年,龔路鄉鎮董王文澄在龔路鎮南街王家宅院創辦了私立明強初級小學堂,提出了「勤奮、樸實」的校訓。1917年轉為公立明強小學,王文澄為第一任校長。1924年由革命黨人王劍山任校長。

王劍山是大革命時期川沙革命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川沙歷史上第一個人民民主政權的領導人。1919年開始在龔路鎮明強小學任教, 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9月,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在龔路明強小學秘密成立一個以共產黨員為主體的國民黨川沙縣黨部,王劍三任主任委員,明強小學也成了革命活動的重要據點之一。

王劍山經常在學生中宣傳革命思想,組織學生宣傳隊,揭露「五卅」慘案真相,引導學生從小為強國而奮鬥的信念。1927年4月21日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26日,在上海大木橋江鏡廟被殺害,時年僅30歲。

四大素養 奠基人生

解放初期,學校少先隊便開展了「三要三不要」活動。「三要」,即要愛護公物,要愛惜時間[1],要艱苦樸素;「三不要」,即不要損人利己,不要浪費,不要貪小便宜和拿別人的東西

一九七九年,學校要求學生在日常中依照教育部頒布的《小學生守則》來對照、執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覺性、道德性[2]

進入九十年代,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提出了龔小學生髮展的四大核心素養:身心健康、品行良好、知識紮實、學有所長。

龔小學生髮展的核心素養,就是面向學生的育人目標,外顯「健康、快樂、向上」的樣態,通過優質的學校課程實施、豐厚的校園文化薰陶等工作,以及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實現。

創新機制 凝心聚力

作為一所農村學校,龔小沒有特殊的師資,也沒有特殊的生源,卻在多年的學校管理實踐中,走出了一條不尋常的發展之路。

2000年,龔小歸併六所村校、規模擴大,推出了條線負責制的管理模式。2006年,推出了「項目責任制」的管理模式。2008年,推出了「問題諫言制」的管理模式。2011年,構建了「家長參與制」作為機制補充。

創新機制,科學管理,凝心聚力,合作共創,成就了龔小卓越發展的百年心愿,實現了從一所農村薄弱學校走向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的華麗蛻變。

優化課程 服務成長

學校不斷優化課程,提升服務質量。2010年學校根據《上海市中小學課程計劃》中學生在校80%的時間用於貫徹國家課程,20%的時間用於「拓展、探究、社會實踐」等校本課程。提出了「關注生命、服務成長」的課程建設理念,通過「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校本課程系列化推進」的課程實踐,培養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知識紮實、學有所長、勇於創新實踐」的人;並在課程實踐、研究、開發的過程中,打造一支博愛、博學、智慧、多能,以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自己人生價值取向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