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灣
三門灣是中國浙江省東部的一個海灣,位於寧波市和台州市之間,兩市分界於旗門港。三門灣得名于海灣東北部的三門山,因其山形似三門而得名。歷來為海防要地,風景優美。
三門灣為一半封閉型海灣。北毗寧海、象山兩縣,西靠三門縣大陸,南至牛頭門口宮北嘴,東至象山縣南田島長皮長岬角,東南與貓頭洋相連。南北長約55公里,東西寬約50公里。水域面積約540平方公里。灣內群島羅列。灣內有金七門、珠門港等多處避風錨地。灣內航運、漁業發達。三門鹽場是浙江著名鹽場之一。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曾把該灣定為東方第九漁業港。
1899年,意大利試圖租借三門灣作為對華貿易通商口,派遣駐華公使馬丁諾向大清朝廷提出租借要求,被朝廷拒絕[1]。
目錄
基本內容
灣口面向東南,以金柒門—三門島—牛頭山的連線為界與東海相連,除了尖洋島北面有石浦水道與外海相通外,三面環陸。灣內長40多公里,寬約10多公里,低潮總面積390餘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9米。僅有小河如白嶠港、海游溪等注入。周圍都屬凝灰岩組成的山體,海灣受北北東和北北西兩組斷裂所控制,
歷經各歷史時期的地貌發育演變,形成6個良好深水港汊和淤泥舌狀灘地相間分布,主要為岳井洋、胡陳港、瀝洋港、蛇盤北港、蛇蟠水道和健跳港,宛如五指巨掌伸入浙東大陸,構成了獨特的港灣淤泥質地貌。三門灣位於北亞熱帶夏濕冬溫氣候區,年均降水量約1400毫米。三門灣灣頂潮差大,汊面廣,納潮量大,潮汐性質屬正規半日潮,可供開發潮汐能源。石浦、健跳等港可建千噸級碼頭。同時,海塗廣闊,屬細粘土物質,灣內風浪小,可開發鹽業和水產養殖。灘面高,圍墾後的鹽鹼地適於種橘。現已有面積達15公頃的橘林帶,使三門灣成為浙江省新興的柑橘出口基地。
地理位置
位於寧海東部的三門灣,是座天然的半封閉海灣,灣口面向東南,有石浦水道與東海相通外,三面環陸。灣內長40多公里,寬約10多公里,低潮總面積390餘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9米,有6個良好的深水港汊和淤泥舌狀灘地分布其間。環三門灣依次有象山、寧海、三門三個縣,總面積12128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區域面積僅次於杭州灣的第二大海灣。
歷史淵源
拋開900年曬鹽史、600年圍墾史不說,三門灣獨特的地理稟賦在百餘年前的近代即為有識之士賞識,當然也有帝國主義列強的覬覦。
1899年,意大利慾強租三門灣,由於遭清朝朝野一致反對而未成。1916年8月間,孫中山先生至此視察,對三門灣讚不絕口,稱其為實業之要港,並在其所著《建國方略》中,將三門灣定為東方第九漁業港。其後,徐世昌、蔣介石曾先後頒發開發三門灣的政令,南洋華僑郭春陽、鄒輝清和上海實業家許廷佐等先後攜斥資付諸實踐,皆因戰亂和時局動盪而未成[2]。此後,三門灣一「睡」近一個世紀。
視頻
三門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三門灣事件:清政府被列強宰割難得一次勝戰 ,搜狐,2016-07-11
- ↑ 三門灣:浙江未來的精彩,中國台州網,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