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三角点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目录

名词解释

三角点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按测量规范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以这些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互相联接在一起组成三角网(锁),在点上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以便进行观测,这些点统称为三角点。每个三角点都要绘制点之记,通过测量算得三角点的坐标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形测绘提供基本的平面控制,为研究地球形状,地壳形变,地震预报、地球重力场,空间科学技术等提供必要的资料。

测量人员分别选取单一的测量点,点与点之间必须相互清楚可见,经打桩后连成三角网,测量各点方位角,再测定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边长),根据边长计算坐标,决定多点平面位置,再测量各点海拔高度,这就是三角测量,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称为基准点测量,作为绘制地图之基准各点位置,三角点包含了控制平面位置的坐标信息和控制高度的高程数据。

等级

三角点依边长的不同,分为一等、二等、三等、 四等;一等三角点取平均边长为40公里,另约20至25公里之间有一等三角点补点,二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8公里,三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4公里,四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2公里,这其中四等三角点又称为图根点,图根点有「山」字图根点,也就是土地调查专为测量标高,所设置的测量基点。

辨识

三角点的截面积,浮出地面石柱:一等三角点17公分宽、高度79公分,二等三角点14公分、三等三角点14公分宽、高度60公分,四等三角点宽12公分高46公分;盘石:一等45公分宽、高度20公分,二等30公分高度18公分,三等30公分宽、高度15公分,四等三角点无盘石,基石顶面正中央都刻需细而深「+」字形记号,侧面刻有「☆」等三角点字样,除一等和四等未编列号码外,二等三角点号码则用阿拉伯数字横刻;三等三角点最早期设立的是以汉字直刻四千号之号码,晚期测设的,即四千号以后者,后来改用阿拉伯数字横刻,此外亦有刻上埋设机关及年月等。

图根点

图根点亦称四等三角点,此乃属直接施测物位者,奇差误以不见于图为限,为提高精确度供多目标之应用,设立单位早期有总督府、矿务局、拓产局、土地调查局等,图根点另有省府补点,内补、陆补、海补,后来补植有联勤、林务局;基点另有水准点、卫星控制点及地政测量铜标、铜片等测量基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