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把苓

三把苓是一种中药。别名:饿蜞乸、山蜞乸,属蔷薇科。本品为灌木,生于山地、山坡和林边均有生长。分布在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日本;我国东南、西南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

中文学名 三把苓 采集期 夏、秋
入药部分

目录

入药部分

叶。

采集期

夏、秋。

性味

性凉、味淡。[1]

功能

清热、凉血、散瘀。[2]

用法用量

  1. 痢疾下血:干用1至2两,清水煎服。[3]
  2. 癍痧发热,配伍用。

植物形态

灌木,高达4米,无毛。小叶3,顶生小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长4~9厘米,基部圆楔形,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疏短毛,托叶狭披针表,长5~8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花冠绿白色,长7毫米,子房密生绢毛。荚果[注 1]线形,长4.5~7.5厘米,稍弯曲,被钩状短毛,可粘附人及动物,故有拿身草、羊带归等俗名,具4~6荚节,节间紧缩,每节有1粒椭圆形种子,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本品为灌木。山地、山坡和林边均有生长。

分布

  • 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日本。
  • 我国东南、西南及南部各省均有分布。

注释

  1. “荚果”:荚果(legume)是由单心皮发育形成的果实,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开裂,果皮裂成两片。为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如赤小豆、白扁豆等。但也有些成熟时不开裂的,如落花生、紫荆、皂荚。有的荚果成熟时,在种子间呈节节断裂,每节含1种子,不开裂,如含羞草、山蚂蟥。有的荚果呈螺旋状,如苜蓿。还有的荚果肉质呈念珠状,如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