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大需求貢獻率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三大需求貢獻率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目錄

名詞解釋

三大需求貢獻率指三大需求可比價增量與支出法國內(地區)生產總值可比價增量之比。

三大需求是指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國外需求。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和投資,以及淨出口的貨物和服務支出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構成。這一總量就是支出法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具體包括總消費、總投資和淨出口。

可比價格指在不同時期的價值指標對比時,扣除了價格變動的因素,以確切反映物量的變化。按可比價格計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用產品產量乘某一年的不變價格計算;另一種是用價格指數換算。

三大需求概述

三大需求是指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國外需求。消費需求是指全社會形成的對最終消費品(包括貨物和服務)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總量。消費需求作為一種統計範疇,從廣義來看,就是最終消費綜額,包括實際支出的購買力和虛擬支出的購買力。投資需求指作為GDP的最終使用的資本形成總額,分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兩部分。國外需求是指貨物和服務淨出口。

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即消費、投資、淨出口三大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和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的表述。由於沒有完整的消費、投資、淨出口三大需求核算資料,目前市級核算數據無法反映三大需求拉動情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