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亞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亞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目錄

戰雲密布

163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戰勝神聖羅馬帝國的情景。

1517年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為標誌的德意志宗教改革,引導了全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1],這時候中歐與西歐出現了嚴重的變革,馬丁·路德的路德派、喀爾文的喀爾文派、亨利八世的盎格魯派等被稱作新教,各自流行,使歐洲分為天主教(舊教)與新教兩大陣營,而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則在信仰上出現了嚴重歧見,同樣地分裂為天主教與新教兩派。隨着查理五世在1555年簽署《奧格斯堡和約》,暫時結束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戰爭。

擲窗事件

自1526年開始,因聯姻關係波希米亞國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1583年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魯道夫二世將宮廷搬到波希米亞的布拉格,並對於當地的新教徒採取寬容態度。1611年魯道夫二世的弟弟馬提亞斯繼位,1617年他安排堂兄斐迪南二世擔任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殘酷的禁止和迫害新教。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人們在圖恩伯爵的率領下衝進王宮,將斐迪南二世派來的兩名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是為布拉格拋窗事件,並成立臨時政府,由三十位成員組成,宣布波希米亞獨立

戰爭影響

日耳曼分裂

由於日耳曼是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和痛苦記憶。而且戰後諸侯國自立,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

戰爭開始時,神聖羅馬帝國只不過是一個空殼。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的實際權力僅局限於他們的家族領地,例如奧地利和波希米亞。在帝國境內的其他地方,數百個領主統治着他們各自的公爵領地、伯爵領地、主教轄區和城市,很少把皇帝放在眼裡。

戰爭結束時,這裡的情況並沒有多少改變。哈布斯堡家族依然享有帝王的尊貴,而各類領地實際上依舊是獨立的實體。的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賦予這些領地的統治者實行他們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權利,這在理論上使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獨立。然而實際上,他們早就在奉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了,不受皇帝約束。因此三十年戰爭和《和約》對他們的地位沒有什麼影響。

這場戰爭,給控制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以沉重的打擊,使它在歐洲恢復天主教統治和建立大一統帝國的計劃成為泡影。

荷瑞獨立

這場戰爭後,荷蘭瑞士的獨立受到保障,而荷蘭更為新的海上霸主[2]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戰爭中不論陸戰還是海戰均告失利,並從此失去了歐洲一等強國的地位。

法國興起

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並獲得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崛起

瑞典國王取得了日耳曼的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波美拉尼亞),並因此成為了日耳曼的諸侯,可以隨時插手日耳曼的內部事務。而且瑞典亦得到五百萬達克特的賠款,並從此一躍成為北歐強國。

視頻

三十年戰爭 相關視頻

《世界歷史》 第35集 三十年戰爭(1)
國際關係史:三十年戰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