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車圖》宋 王居正
《紡車圖》宋 王居正
此圖表現農村婦女的戶外勞動。全幅主題突出,構圖巧妙。近景描繪的人物被兩條飄浮不定的線條分為兩組,線的一端是邊搖紡車邊哺乳的中年婦女、圍其左右戲青蛙的童子和狂吠的黑犬;另一端是彎腰傴背、雙手拉著線團的老媼。人物彼此間聚散自然,神韻相通。圖中紡車、竹筐、杌凳用界畫形式表現,刻畫精工寫實,對後人了解宋代的紡車工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人物的衣紋用轉折勁利的「 戰筆描 」表現,中鋒行筆,線條細勁圓潤,隨著人物形體的變化而頓折曲轉,從而準確地塑造出人物的形態和衣料的柔軟質地。
圖中的女性形象與晉代顧愷之、唐代周昉筆下的仕女相比,沒有嬌美的相貌、誘人的身材、華麗的服飾及尊貴的地位,她們僅是生活中最為普通的農村婦女。衣褲迭經補綴的老婦面容憔悴,動作遲緩,艱辛的生活令其相貌充滿滄桑感。作者以寫實的藝術手法不加美化地表現她們,意在讚揚她們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及樸實無華的個性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她們貧苦生活的同情。 [1]
目錄
畫家王居正生平
王居正,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學丹青有父風,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與父王拙同馳名於畫壇。善畫仕女,師周昉,得其閑冶之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謂其:「精密有餘,而氣韻不足。」嘗於苑圃寺觀眾游之處,居高臨下觀察遊人眾相及美人姿色尤為入微。其下筆前沉思靜慮,力求形神兼備,故所作構思巧妙,形象生動,刻畫細膩真實。 [2]
《紡車圖》賞析
【賞析一】 《紡車圖》布局手段很是巧妙,他把地位讓給了二條飄搖著的細線。環繞二線,畫面出現了眾多人物。右邊一村婦坐在小凳上,懷抱嬰兒哺乳,身旁放置一架紡車,左手正搖輪。哺乳理應身向後靠,而村婦由於身兼二事,只能身向前俯,並微微拔腰。前面一老媼,面向村婦,慈祥安寧。村婦身後有一兒童,席地而坐,手中拿著桿,牽著一隻蟾蜍,活潑可愛。線條多用類似於周文矩的「戰筆」,生動和諧。
【賞析二】 《紡車圖》是北宋前期遺存不多的風俗畫代表作品之一,表現了當時農村婦女在大樹下紡紗的情景。畫面很簡單,左側一個老婦人兩手牽線;右側一個中年農婦懷抱嬰兒,一手搖動紡車;她身後一個頑童坐在地上,手持小竿,拴著青蛙遊戲;她身前還有一隻小犬在嬉耍。景物設置更為簡略,右上角畫了兩段老樹的粗幹盤根,幾串柳葉垂下,一條土坎,點點青草。
作者通過寫實手法傾訴他對生活的理解,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的深摯同情。老嫗乾瘦的臉上刻著辛酸的皺紋,眼窩深陷,目光呆滯,彎著腰,弓著背,疲憊地支撐著生活的重壓。兒媳望著婆婆,目光中不乏憐憫,她既要不停地搖著車機,又要給嬰兒餵奶,從那坐姿上看,她顯然已經腰酸腿麻了。只有兒童不知憂慮,一邊望著飛轉的紡車,一邊玩弄著系在桿上的青蛙。面對這樣一幅生動小景,細細體味,不是包蘊著生活的多層含義嗎? [3]
傳世作品
《調鸚鵡士女圖》、《綠窗焦雨圖》,著錄於《繪事備考》。
收藏
《紡車圖》卷,北宋,王居正繪,絹本,設色,縱26.1厘米,橫69.2厘米。 20世紀50年代,國家從香港將其購回,旋即入藏故宮博物院。
近代為張大千收藏
此圖流傳有緒,據考證,在宋朝時為賈似道收藏。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趙孟頫在燕京以五十金購得。明初為袁廷玉(柳莊)獲取,明中期楊維新從袁氏家購得。萬曆年間(1573-1619年)它又輾轉到周敏之中手。清初為仁和龔翔麟(蘅圃)收藏,乾隆朝時歸江西陳玉方(希祖),嘉慶朝素村用舊拓唐楷碑向陳玉方換取此畫,光緒年間(1875-1908年)歸陸心源所得,清末歸武進盛宣懷。近代歸張大千所有。此圖不僅是件有著明確傳世脈絡的珍貴文物,更是件難得的北宋風俗畫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