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庫拉》
《德拉庫拉》Dracula
塑造了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和他的宿敵—吸血鬼獵人范海辛,通過描述,側面描寫出德古拉殘忍與狡猾的性格。
哥特式恐怖小說的經典,在幽暗的魅力上要比此前這類作品中的任何一部,都更令人驚駭。
整部小說是以幾位主人公的日記、書信以及報紙上的新聞報導的格式來呈現的。塑造了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和他的宿敵—吸血鬼獵人范海辛,通過主人公的描述,側面描寫出德古拉殘忍與狡猾的性格特徵。
《德拉庫拉》於1897年5月26日在英國出版。最初,斯托克原想把小說的題目取為《不死的殭屍》,書稿出版前幾個星期,手稿上的所寫的題目也是《不死的人》。直到讀了威爾金森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公國記》,才突然決定改用《德古拉》作書名。
目录
作者簡介
布蘭姆 • 斯托克Bram Stoker(1847年11月8日-1912年4月20日),以他1897年的小說《德拉庫拉》(Dracula)聞名於今。他曾擔任亨利·歐文爵士的私人助理和隸屬於歐文爵士的蘭心劇院的主管。
布蘭姆出身於愛爾蘭都柏林郊區克隆塔夫,父母是愛爾蘭教會信徒。他是家裡七個孩子中的老三,他的長兄即索恩利·史杜克男爵。7歲前他體弱多病,但7歲讀書後好轉。[1]
1864年,他就讀於都柏林三一學院,1870年獲文學學士學位。他後來說自己是數學系畢業的,但這並非事實。大學畢業後,進入演劇界。
1878年,他與詹姆斯·巴爾貢博(James Balcombe)中校的女兒佛羅倫薩·巴爾貢博結婚。佛羅倫薩是當時社交界的名人,奧斯卡·王爾德曾向她求婚。
1878年,他成為了戲劇演員亨利·歐文的秘書,後來編著了《歐文個人回憶片斷》。
1897年,出版了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小說《德古拉》並因此成名,至此這本小說和另一位愛爾蘭作家約瑟夫·雪利登·勒芬紐的《卡蜜拉》(Carmilla)一起成為吸血鬼文學的經典小說。[2]
內容簡介
《德古拉》以書信、日記、電報、報紙通訊等形式,時空交叉描寫了一個吸血鬼的施暴和滅亡的故事。公證人的年輕書記喬納森·哈克被派去往特蘭西瓦尼亞處理德古拉伯爵的房產事宜。但來到伯爵的城堡後,即被伯爵幽禁。期間從種種跡像看來,他覺得這個伯爵可能是一具殭屍,一個夜裡從棺材裡出來的吸血鬼。[3]
他暗暗監視德古拉的行徑,雙方展開了一次次鬥爭。起初是對方佔了上風,得以去吸哈克未婚妻威廉·米娜的朋友露西·韋斯特拉的血,使她血被吸乾而死。[4]
最後,約翰·西沃德醫生請來他的老師,荷蘭專門獵獲吸血鬼的專家亞伯拉罕·範·黑爾辛教授和美國的吸血鬼獵人昆西·莫里斯,莫里斯用匕首刺穿德庫拉的心臟,使他立刻化為灰燼,米娜也獲得了解救。
人物介紹
喬納森·哈克
喬納森是一位年輕的書記,因為工作的關係,被派往特蘭西瓦尼亞處理被稱為德古拉伯爵的房產事項,來到德古拉的古堡之後,喬納森發現德古拉的很多怪異之處,疑竇叢生。同時德古拉為了不暴露自己,將其軟禁在古堡裡面。消滅德古拉伯爵後,喬納森和自己的未婚妻米娜成婚。
德古拉
古羅馬尼亞伯爵,面色蒼白,行為怪異,是一位吸血鬼,但是害怕大蒜的氣味。他吸血致死了哈克未婚妻威廉·米娜的朋友露西·韋斯特拉,最後被喬納森、黑爾辛教授和莫里斯先生聯手消滅,瞬間化為塵土。
黑爾辛教授
專門研究吸血鬼的專家,知曉吸血鬼的各項弱點,在露西被吸血的過程中一直試圖挽救露西。
莫里斯先生
美國的吸血鬼獵人,在最後的決戰當中消滅了德古拉,但是自己也受重傷不治身亡。
創作背景
《德古拉》一書著於1897年,正逢19世紀末期不列顛殖民帝國走向衰落之際,傳統的維多利亞價值體系和社會階層劃分不斷受到衝擊。斯托克作為一個在愛爾蘭出生的作家,擁有來自愛爾蘭本土凱爾特人和來自英格蘭盎格魯民族的雙重文化傳統和身份。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不列顛殖民主義在十九世紀末的衰落及英國貴族地主和中產階級對於來自殖民地人民反抗力的焦慮,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因而被視作對傳統維多利亞價值觀具有挑戰性與顛覆性力量的化身。
小說創作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當時維多利亞已至暮年,行動不便,而其兒子同時也是王位繼承人的愛德華則昏庸無能,整日花天酒地,因此政治上的後續統治面臨巨大危機。同時,十九世紀中期的暴亂加上法國大革命帶來的熱情使得民主政治的呼聲越來越高,帝國的繁榮與穩定逐漸失去平衡,大英帝國的政治前途十分的不明朗,既有對自身統治結構失衡的擔憂也有對被殖民者反抗的焦慮。在小說中,斯托克依據集體經驗,通過突出主要形象的外表和內在的不同,建構了吸血鬼德古拉這樣一個“他者”形象並在主流文化中斷然的予以拒絕,同時也是對反叛帝國統治力量的蔑視和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