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唐朝·白居易
《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
[1] 作品名稱 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白居易集》卷五十—(中華書局·1979)
文學體裁 詩
目錄
作品簡介
詩的開始就寫了觱篥這種樂器的形制:「剪削干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說明它是削蘆作哨,管身有九孔。接着說:「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說吹觱篥的名手過去有關璀,繼有李袞,李袞的繼承者則是薛陽陶,是當時還只十二歲的樂童。但是技藝已經很高,如說「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急聲圃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雲飄蕭」,等等。全詩的結束說:「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若教頭白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晚唐詩人羅隱,也有《薛陰陶嗜篥歌》七言古詩,詩中有注,說李德裕先作了《薛陽陶觱篥歌》,白居易這詩是和篇,同時還有元稹的和篇。
詩詞原文
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 和浙西李大
剪削干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
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
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
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
潤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發聲。
山頭江底何悄悄,猿鳥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
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
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雲飄蕭。
明旦公堂陳宴席,主人命樂娛賓客。
碎絲細竹徒紛紛,宮調一聲雄出群。
眾聲覼縷不落道,有如部伍隨將軍。
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
若教頭白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