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寓言》福克纳

《寓言》福克纳

图片来源

《寓言》福克纳

《寓言》(英语:A Fable)是威廉·福克纳于1954年写的一部反战小说,是福克纳晚年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它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书中的主人公为了争取和平而被杀害,但又像基督那样“复活”,他的精神仍在指引人们前进。

《寓言》颠覆了福克纳以往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小说奖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目录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意识流文学 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 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所做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西方文坛上被看作“现代的经典作家”。他的重要作品有《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八月之光》(1932)、《斯诺普斯三部曲》(1940-1959)等。[1]

1962年7月6日,逝世。[2]

内容

故事发生在一战后期1918年的凡尔登,时间跨度为一个星期。法军一个团发动兵变,公然违抗进攻德军的命令,同一时间,德军士兵也停止了进攻,喧嚣了四年的战场暂时归于平静。法、英、美三国联军统帅大为震惊,他们容不得这种平静,下令将该团3000名士兵押往盟军总部所在地,判处他们死刑……

法军的一个班长鼓动全团的士兵抗命了停止对德军的攻击,然而其中一名士兵被收买,导致班长举起追随者被捕。班长在百般引诱之下仍不改初衷,最终在耶稣受难日那天被处决,可是次日,他的尸体不翼而飞。部队把一具别人的尸体埋在他的墓中,墓地上不断有人来悼念。[3]

诚如福克纳所说:“如果耶稣在1914—1915年再度降临的话,他就会再一次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福克纳借耶稣受难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性与战争的深沉思考。

评论

半个多世纪了,评论界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时至今日,汗牛充栋的研究资料表明:

1. 这是福克纳晚年的伟大作品,是他践行诺奖感言“从人类的精神原材料中创造的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是他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2. 这是一部超越当时时代意识和精神境界的作品,与《尤利西斯》一样,经过时光的磨砺才展露光华,眼人眼目。

3. 这还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内涵无限深远的思想巨著,无数文学经典阐释不休的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短暂与永恒、平凡与伟大、人性与神性、自由与桎梏、精神与肉体等等主题,均有颇具深度、广度和烈度的体现。[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