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街之愿(陈恒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街之愿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龙街之愿》中国当代作家陈恒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龙街之愿

进了古邳镇

有事找老袁

尽管张口说

老袁不嫌烦

大事干不了

小事办周全

上级来检查

垃圾清扫完……

这是袁成华亲口对我说的。这个老袁指的就是他自己。他是圯桥村的党支部书记。个子不高也不胖。攀谈中知道他的家就住在玉带桥附近。我说,那里已经看不到玉带河与玉带桥一点的影子了。原先的桥变成了小巷水泥路,原来的河现在填成了巴掌大的一个垃圾坑。

我是上午在圯桥社区部见到袁成华的。村部盖得很漂亮,有许多房间空着,紧挨着张良殿、圯桥。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尊张良拜黄石公赠书的塑像。袁书记同我打过招呼后,就去忙他自己的事了,直到下午五点多了,我才见到他。他连说了几句“对不起”后,又说因镇里安排什么工作,他实在是无法脱身。当个村书记,有办不完的事。我说:“我明白,你不用解释。谁叫你是村支书呢?你要是县委书记省委书记,估计也不要活了。”他说:“要是县委书记省委书记,我就不会这么忙了,我就会安排别人去干了。我干的这些事,都是他们安排的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都得面对面地干。这个村子,3100多口人,700多户,2400亩耕地,哪一个人哪一户哪一块土地你不得都知道?现在搞土地确权,牵扯到家家户户,每一家每一户情况又不一样,各人的心性脾气也不一样,你说这个村支书好做吗?”

我说:“不好做。”

旁边人说:“人家一听说袁书记来了,老百姓的态度也不一样啊。呵呵。”

他就不再说什么了,还有什么可说的。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啊。这个,他不会不明白的。

袁书记走前,给我安排见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名字很有趣,一个叫王春雷,一个叫明兴照。我说:“你们两个人的名字,像是一幅对联。”王春雷说:“人家兄弟四个名字都好听,分别是“照、亮、全、球”,还加上“日月”,“明”字不是“日月”吗?”

哇,这个真了不得,一个古邳的老百姓,就来了“日月照亮全球”了。你看明兴照,多大的个子啊,有一米八吧?明兴照说:“一米七八。”

“你是什么兴?明星的星,还是高兴的兴?”

“原来是“明星”的“星”,后来在学校里写错了,就成了“高兴”的“兴”,现在就叫明兴照了。”

王春雷开始给我讲圯桥,讲张良殿,讲小衙,讲他们的过去,讲他们的现在。而明兴照则说,圯桥前边这块地,是以前官员们批给他们祖上的。说当年他的祖人在这里摆渡,有一个官员坐他的船,不小心把做官的大印丢到河里去了。他祖上什么话也没说,跳河里把它捞上来了。他祖上是从黑龙江迁过来的,那位官员为了表示感谢,问他的祖上人想要什么东西。祖上人就说,别的什么东西也不要,就要这块不长庄稼的地行吧?这块地就由官员批给我祖上了。我小时还看见过那张地契,上面盖着通红的大印。现在早已经没了。我大爷叫明达,是烈士,县志上有他的名字。解放战争时死在了战场上。解放后我祖母到洪泽湖去找过,部队领导说,找不着了,这是给你安排的房子,你们在这里住下吧。那是地主家的房子。祖母说不住这里,就回来了。

明兴照是村总帐会计。他在与我说完圯桥村里的古迹后,说带我去看小衙。我就去了。他开的是一辆农用三轮车,我和王春雷坐在后车箱里。已经好久好久没坐这种车了。乡间的水泥路,无论怎么平坦,这车走在上面,还是颠,更别说走到土路上了。我笑着说,这车可以让我的屁股颠成四瓣。王春雷就笑。可也是,原来说好是步行去的,明兴照不同意,说去玉带桥那里,有一段路呢。

看小衙原来就是去看衙门,我一路没看到任何一点衙门痕迹,除了农户就是农户。

见不到小衙,转而他们去看龙街。“龙街”这个名字,在古邳之外的地方,早有耳闻。在石玉华老人家里,石老在我的笔记本上写记忆中的圯桥碑文的时候,他的老伴刘兆兰就问白海洋,龙街能不能恢复啊?她大概在想龙街恢复了,古邳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一个普通的老人,对龙街寄予了深深的关切和期盼,可见龙街在百姓的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石玉华讲,朱元璋被陈友谅战败之后,逃到了下邳,藏在一个姓王的家中。王家的女儿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朱元璋临别之时,送了王氏一把梳子之类的东西作为表记。后来得了天下,朱氏拿这表记去找朱皇帝。朱皇帝封儿子为岱王。这条小街,就被人们称为藏龙巷。

“龙街是不是从这里引出来的?”

“应该是。”

然而有的文字记载的龙街,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1194年(金明昌五年)黄河由今河南省原阳县决堤分为两支,北由利津入海,南经徐邳寺泗侵淮入海,给邳州造成了重大的灾难。邳州是沂武泗交汇之地,地势低凹,特别是城南地势原为低凹,每逢汛期屡屡遭受水灾。为了防止客水过境入城,保障城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官府组织在城南门外顺着自然地势修筑了一道圩堰,西接羊山,东至城隍庙,横穿现在的圯桥、古邳和旧州三个行政村。

圩堰长五华里。建成后,自然形成集贸场地、木材、蒲芦、猪、马、羊等都在这里交易,打拳卖艺,玩杂技的也都在堰上上演……

1668年7月(清康熙七年)郯庐大地震,邳州属地震中心地区,邳州城在这场地震中毁灭。震后二十余天,黄河自花山大决堤,邳州城陷于黄河之水。此后黄河屡屡决堤,古城屡屡受淹。幸免于难的城内居民逃到堰上避险,先是搭起简易窝棚(注:起初,官府为了灾后重建古城,不允许在堰上建造房屋,治所迁址后才放宽),后来居民利用从古城废墟上捡来的建筑材料,陆续建造出砖木结构的瓦房,一律都是青砖小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曲折蜿蜒,炊烟缭绕,活像一条意欲腾飞的青龙。西头羊山上的羊山寺好像是龙头,东头城隍庙恰似龙尾。于是这条自然形成的商业街,就被形象地称为龙街。

龙街有两道街相平行,南面大街是主街,也称为前街,北面的街道距前街三四十米,称为后街,也称小街。在邳州治所迁建艾山之阳后的330多年中,这条古老的龙街为古邳地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轮车进入龙街,见民房都是现在的,看不出有龙的模样。在一所破旧的建筑面前,车停下来了。明兴照说,这里就是原来的旧城小学。

学校古旧的大门残墙还在,紧锁着。西边的院墙早已坍塌了。但看得见大门两边的残墙,是一色的灰色旧方砖和嵌在上边的砖雕。向东的院墙还在,白色的砖缝十分清晰,配着灰砖,古朴之气扑面而来。他们说,这个地方原来是大地主的房子,这砖缝是用石灰、豆汁、桐油加草木灰掺在一起勾的,结实得很。我们想进去看看,却进不去。我们从东边一家住户的院子里穿过去,在他的南北向的小院子里,可以看到保存还好的旧城小学院墙。到了后面,明兴照说这里叫后街,就是学校后面的小街,却看不到这条后街上有人。他们说,大多数都搬出去住了。我问为什么这么好的一所小学校,毁坏成这个样子?他们介绍说这个小学后来是交给教办管的,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把这所学校放弃了。你看,那里原是教学楼,是办公的地方,地方不小啊。

重新回到旧城小学门口,向前走,我突然感觉这像是一条龙的模样了,像条龙街了。深深长长,弯弯曲曲。我忆起了,我曾在这条巷子口逛过鱼市。在玉带桥的地方下了车,明兴照指着脚下的隆起的水泥路说,这里就是原来的玉带桥,这里就是玉带河,我的家就住在那里。当然,不凭着想象,你是看不出这里曾有过一座拱桥,有清清的河水,从桥下流过。难怪传说刘伯温说这里有龙脉,一定要斩断,否则大明江山来日不保,这里是风水宝地,会人才辈出。这话大概是说对了,至今在古邳,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人才济济,要文有文,要武有武。

三轮车拐入另一条小巷,间或看得见一二处还保留着的旧式房屋。等再拐入另一条小巷时,我问王春雷,古邳街上,究竟有多少条小巷。答说不知道。然后我们下了车,明兴照感慨地说,都破坏了,如果保留下来,一定不会比窖湾差。我去窖湾,看到处都是恢复的古迹,和天南地北来的游人。他由窖湾想象着古邳繁华的模样。我说,这一条巷叫什么巷?

“美人巷。”

“哦,叫美人巷啊,其他巷叫什么巷?”

“不知道,到前面问问。”

被问的人是明兴照的曾经同事,开一家杂品小门市。我问他一年能否收入十万元,他立即摇头摆手,说除去租金一万,和其他开支,一年二三万元足矣。问他这条巷是否叫美人巷,他说这怎么可能?这个巷叫里人巷。

“叫里人巷?”

“叫里人巷,传说住过一位秀才,起了这个名。”

后来我去查了有关资料,是这样说里人巷的:古邳镇财神阁大街南段东侧处200米,有一条南北长160米,宽5米的小巷子。巷子里住有50多户人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里人巷”。据说,里人巷有160多年历史。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不再危害邳地,古邳人民迎来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生产经济得到恢复发展,集市贸易空前繁荣。街道上楼馆店铺林立。“里人巷”就成了当时官员商贾的家属生活区,巷子里居住着家庭妇女和儿童,旧时称丈夫为“外人”,妻子为“内人”“里人”,因而又得名“里人巷”。但民间世称这条巷为“美人巷”,想来也一定有其原因。商贾豪富家里多现美女,也是自然的事。巷内出美女,因而名气更大起来。

“那么其他巷子呢?”

“其他小巷,我也叫不出名了。”

说完,他又开始接电话,说:“一共卖你200元钱,不挣钱,货可以送去,运费你得自己出……”

告别这位卖杂品的老板,我们去看那棵古槐。前面说过,槐依然是槐,只是不是原来的槐。死掉的古槐,活活是叫运输站的机柴油熏死的,来拉油盛油的油桶,就放在古槐树下,自然漏的机柴油也漏在树下。谁也不知道古槐是个好东西。

于龙街传奇之外,我还听到了一个关于董桥的传说,可惜,我未见到董桥遗址。

在古下邳,离大王庙不远的小巷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年轻的母亲,拉扯个孩子过日子,很不容易。

大王庙是七十二座庙中的一座大庙,香火旺盛,收入颇丰。庙里的大和尚,知道这家生活十分困难,经常揭不开锅,早晚送点粮食过来接济这母子俩。天长日久,大和尚和这个寡妇就产生了感情。有时寡妇到庙里去割草,找机会偷偷地同大和尚讲几句私话。有时大和尚偷偷到寡妇家里过夜。这家离大王庙不远,可是隔着条小河,往返都要趟水,很不方便。

孩子渐渐懂事了,有一次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母亲同大和尚说话:“看你这双脚,趟得湿淋淋的,快把鞋脱下来烤烤,过来给你暖暖脚。”接着叹了一口气又说:“唉,要是能在河上修一座桥多好啊!”

第二天,孩子在街上玩,寡妇的孩子无意中跑进了大王庙。恍惚间,看见母亲慌慌张张地躲到大槐树后面去了。孩子回家走到河边,突然产生了在这里修桥的念头。他想:如果在这里修座小桥,白天母亲来割草,就不用趟水了,晚上也不用给大和尚暖脚了。后来,他真的在这里用青石条垒了一座小便桥。

孩子长大懂事以后,听到人们背后议论母亲,心里非常难受。当时,乡里老百姓讲究封建的伦理道德。为了洗刷家庭耻辱,替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夺妻之恨,他想来想去,要杀掉那个大和尚。果然,母亲死后,他就把那个大和尚杀了。

后来,那座小桥坏了。村里人集资重建了一座小桥。为了纪念那个懂事的孩子,就在桥上刻上“架桥秤母意,杀僧报父仇”十个大字,并起名叫“董桥”。[1]

作者简介

陈恒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