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的传说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龙眼的传说故事
(一)荔枝奴
荔枝过即龙眼熟,健脾益智补血尤。
定志安神补脑心,古人食其甚讲究。
舌搅华池坎纳离,果中神品老弱求。
虎龙人鬼商家分,核末敷伤他方休。
宝玉口呷桂圆汤,两次昏醒云雨由。
(二)海南荔枝奴
艳冶丰滋荔枝奴,琬液醇和白乳羞。
滋补心气安神果,益脾滋阴老弱求。
晕慌失眠常用它,白术远志龙眼肉。
核炭敷伤不见迹,鬓际伤处发满头。
形态采制
龙眼肉别名桂圆,属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其树高达10米。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成小薄片脱落。嫩枝有短柔毛。叶互生,双数羽状复叶,小叶2~5对。小叶片长椭圆形,长3~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偏斜,边缘全缘,叶面无毛,叶背粉绿色,无毛。3~4月开花,花小,黄白色,排成圆锥花序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序柄有锈色星状毛;花萼5裂;花瓣5片;雄蕊通常8枚。7~9月结果,果实球形,直径1.5~2.5厘米,成熟时外果皮黄褐色,略有细瘤状凸起,肉有白色半透明肉质味甜的假种皮,假种皮包有光滑黑色的球形种子1粒。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区有出产。印度支那等地也有栽培。假种皮(果肉)于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用开水烫3~5分钟,捞起晒干或用火烤干,去壳(外果皮),剥取果肉(假种皮),晒至干爽不黏,备用;叶全年可采,多为鲜用;种子于剥取果肉时收集,洗净,晒干备用。
有关传说
明代王象晋《龙眼》云:
何缘唤作荔枝奴,艳冶丰滋百果无。
琬液醇如羞沆溘,金丸的的赛玑珠。
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
应共荔丹称伯仲,况兼益智策勋殊。
古人食龙眼甚为讲究。蒸透食。生者沸汤溜过食而不动脾,①生食腹胀;②取坎纳离法。即五更放1枚龙眼入口,用舌齿将肉壳分开,吐核细嚼如沱,连津吞,汨汨咽下。如此操作共食9枚,需1小时许。服毕方起。然后在辰巳(7~11点)、未申酉(13~17点)及睡时,各吃一遍,每日4次,“劳证勤行,一丹自愈”。③玉灵膏法。龙眼肉配酸枣仁、柏子仁。水煎汤。治疗失眠、心慌;远志、龙骨配龙眼,治疗健忘;龙眼核烧枯存性,研细末敷伤即愈,喉伤用笔管吹入,喉定止痛止血而愈。
传说故事一
相传从前,有一条恶龙住在东江。它到处残害两岸百姓,搞得人心惶惶。以前这里虽然经济落后,可日子很安宁、和平。自从来了这么一条恶龙,人们的生活就没有一天安宁。
有一天,当人们在田里干活的时候,这条龙窜进村子,有人看见龙把孩子抓走了。一时间,人们都非常担心自家孩子的安全,就把孩子带到田里,一边干活,一边照看。但这条恶龙不肯罢休,竟提出无理的要求:要村子每年送一对童男童女给它吃否则就要兴风作浪,把村子淹没。
正当村民束手无策,无力反抗之时,天上下来了几个神仙。原来玉帝早就了解到江里恶龙的暴行,就从天庭派了几个神仙下凡,要把恶龙抓上天庭问罪。任凭恶龙怎样厉害,可最终也敌不过神仙。可恶龙不认输,继续跟神仙搏斗。雷神气愤极了,一个轰天雷就把恶龙的一只眼睛打出来了。恶龙终于就擒了,可它的眼睛却刚好掉到东江附近的一口井里。
村民又恢复到往日的安宁、幸福。过了一段时间,那口井居然长出了一棵树,树上还结有一颗颗黄壳的果实。人们尝了都感到甜爽可口,就把这些果实的种子在东江两岸的山边种上。不几年,就长成了一个茂盛的果园。
后人就把这些果实称做“龙眼”,把那口井称作“龙眼井”,直沿用到今天。[1]
传说故事二
古代江南某地有一个钱员外,年过半百膝下无子。钱员外连取三房妻室,总算在53岁时得了个儿子。晚年得子,合家欢喜,取名钱福禄。
小福禄娇生惯养,又瘦又矮,10岁的他看上去仍像四五岁。远房亲戚王夫人对钱员外说:“少爷若要强身健体,非吃龙眼不可。”
王夫人讲了有关龙眼来历的传说: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哪吒便把龙眼让他吃了。 海子吃了龙眼之后病好了,长成彪形大汉,活了100多岁。海子死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 在东海边家家种植龙眼树,人人皆食龙眼肉。
钱员外立即派人去东海边采摘龙眼,并加工制作成龙眼肉,蒸给福禄吃。福禄果然身强体壮起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