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黎信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黎信昌[1] [2],男,1936年2月8日出生于天津,大学本科学历,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资深声乐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演艺生平

黎信昌从小爱唱歌。上世纪50年代初他就读的天津财经学校是文艺生活十分活跃的一所中专,而他是一名活跃分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经常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亮相”,并代表学校参加校外演出,在校内小有名气。当年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李志曙与男高音歌唱家朱崇懋的歌声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并模仿学习他们演唱的苏联歌曲。

图像说明 = 原图链接

1954年,他考入天津青年宫的业馀歌舞团,从此有了更多的独唱机会,既满足了他的歌唱欲望,又极大地锻炼、提高了歌唱能力,更为日后从事声乐演唱打下基础。财经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天津重工业局工作。不久,他被推举为天津职工代表队成员,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职工业馀文艺汇演,与一女职工合作表演的《敖包相会》对唱获了奖。1955年顺利考入当时设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踏上了专业声乐学习的道路,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声乐生涯。

在学院学习期间,他自始至终在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班上学习,并在喻老师的悉心培养下,经过5年勤学苦练与校内外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锻炼,打下扎实的声乐基本功。196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同年7月,由文化部选派、喻宜萱领队参加在柏林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舒曼声乐比赛,获第四名(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比赛名次明显的受到政治的影响)。从毕业任教至“文革”爆发的6年间,院长赵沨和系领导一直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名列前茅的黎信昌更是倍受关怀。平时学院有什么演出任务,他总是承担者之一。学院还常委他以重任,多次参加有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的文艺晚会和欢迎来访国宾的演出活动,经常在美、英、德、法、巴西、瑞士、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国内各地进行演出、讲学等交流活动,深受欢迎。“文革”中,像大多数文艺界人士一样,黎信昌停止了艺术、教学活动多年。

1975年举办纪念冼星海逝世30周年音乐会应邀独唱《黄河颂》,由此黎信昌正式恢复演唱。1977年以特邀演员身份随中央乐团赴朝鲜进行访问,受到金日成主席接见。1978年应邀在"青岛之夏″中举办专场音乐会,还在京、津等地举办多场独唱会。1979年在小泽征尔指挥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的演出中独唱。这一系列演出,深受观众赞赏和音乐界的好评。著名资深权威音乐评论家李凌(1913~2003)曾欣喜地评述,“黎信昌就好像在无限荒漠的土地上,发现了的一枝生气勃勃新鲜自然的花朵”,肯定他的歌声“稳定,浓厚,功力扎实,“ 带有类似男高音的那种甜美、柔和的特色”,是“稳稳实实、肯花力气、悉心追求从歌声的深处激发起真情以感人的一位精雕细刻的歌手”。此期间,中国唱片社为他录制了以哈萨克民歌《嘎俄丽泰》为片名的独唱曲集,中央电视台、广播台制作了录影带及电影插曲。

1980-1983年黎信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部派遣的第一批访问学者,前往义大利考察、演唱及教学。

图像说明 = 原图链接

1983年12月学成归国后全身心地投入声乐教学,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1986年起出任声歌系主任达15年之久。1988年破格提升为教授。在数十年的教学中,他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过硬的优秀生。其中有15人次在多种国际声乐比赛中分别获金奖、第一名及其他等级的奖项;9人次在国内声乐比赛中获金奖或一等奖;5人次获二等奖或三等奖,其中包括刘维维张建一,朱金专,赵登营等。

在教学的同时,还根据对外音乐交流的需要参加了一系列出访演出活动:1986年随学院青年交响乐团赴欧洲六国访问演出;并从那年起国际国内的电台、电视台、专业音乐报刊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常报导不少有关黎信昌教授的专访,教学演唱活动以及教学演唱经验的介绍等等,他也在新闻媒体上发表及撰写专文,在音乐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89赴新坡演出《黄河大合唱》;翌年10月又应邀赴新加坡与陈木锡等音乐家合作演出现代派作品造型合唱剧《大树头的话》。

1994年出任马来西亚全国声乐比赛与香港亚洲华人歌唱大奖赛评委;从1986年起历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还担任全国首届声乐比赛与新作品声乐比赛评委。先后五次出任国际声乐比赛评委。曾应邀赴香港及东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不时在全国多个艺术院校、文艺团体讲学。还担任多所院校的特聘教授。1997年起接受聘请担任香港《谢爱明钢琴艺术中心》的艺术顾问。1998年中国唱片社推出“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CD”,有黎信昌专集。中央音乐学院环球音像出版社还发行了黎信昌声乐教学VCD专集二集。

简评

黎信昌是国家历史上依靠自己力量培养出来、具有扎实功底的第一代声乐艺术家。在数十年的演唱、教学生涯中,他承前启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攀登,他的业绩与成就,他的影响与学术声望,正是踏踏实实一步又一步地走出来的。他为现代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低调对待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不愿也不会张扬自己。虽已过古稀之年,他仍继续默默地在课堂上,像往日他的导师喻宜萱先生那样,倾心指导学生怎样对待艺术,怎样歌唱,怎样做人。

视频

Li Xinchang 黎信昌 - Ode to Yellow River 黄河颂 (Ver.198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