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鶺鴒屬 |
鶺鴒[jí líng]屬(學名:Motacilla):雀形目鶺鴒科的1屬。中國有白鶺鴒、灰鶺鴒、
黃鶺鴒(分為東黃鶺鴒、西黃鶺鴒)、黃頭鶺鴒。體長 170-180毫米;背羽純色,無縱紋;
尾呈圓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尾羽為長。因多活動於水邊,停息時尾上下擺動,故又稱「點水雀」。
棲息於海拔在400-2000米的山區、河谷、池畔等各類生境中。鶺鴒為地棲鳥類,生活於沼澤、
池塘、水庫、溪流、水田等處。山鶺鴒則獨成一屬為山鶺鴒屬。
中文學名鶺鴒屬
拉丁學名Motacilla
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目雀形目科鶺鴒科屬鶺鴒屬種12種
形態特徵
體色大都由黑白二色組成,如白鶺鴒;或由黑、黃、白、灰、綠色組成,如黃鶺鴒、黃頭鶺鴒、灰鶺鴒等。
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在400-2000米的山區、河谷、池畔等各類生境中。
生活習性
鶺鴒為地棲鳥類,生活於沼澤、池塘、水庫、溪流、水田等處。白鶺鴒常在路邊出現,單個或成對地尋食昆蟲。
飛行時呈波浪狀起伏,並連續發出銅鈴般的鳴聲。繁殖期雄鳥站在土堆、石堆等高處鳴唱,非常動聽。
太陽西落時,均飛入竹林、灌叢中,與麻雀、田鷚等混棲。在農田土塊、樹洞、岩縫中築巢。夏季食物 99%是昆蟲,
包括蠅、蚊、甲蟲、蝗蟲、蚱蜢等;秋季兼食些草籽,是農田的益鳥。
主要物種
灰鶺鴒(學名:Motacilla cinerea;英文名:Gray Wagtail)。全長約19厘米。頭部和背部深灰色。
尾上覆羽黃色,位於褐色,最外側1對位於白色。眉紋白色。喉、頦部黑色,冬季為白色。兩翼黑褐色,
有1道白色翼斑。雌鳥似雄鳥,但頦喉部白色。棲息于山區、河谷、池畔等各類生境中。停息時尾羽不停的上下擺動,
飛行時呈波浪式,兩翅一展一收。繁殖期在5-6月,每窩產卵4-5枚,卵淡黃色、灰白色或棕灰色,有斑或無斑。
中國繁殖於東北至華中以及新疆西北部,越冬於長江上游至華南南部,遷徙時普遍見於東部地區。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太平洋諸島嶼,華萊士區。
白鶺鴒,俗名:白顫兒、白面鳥、白頰鶺鴒、眼紋鶺鴒。體長約20厘米。體羽上體灰色,下體白,兩翼及尾黑白相間。
冬季頭後、頸背及胸具黑色斑紋但不如繁殖期擴展。黑色的多少隨亞種而異。雌鳥似雄鳥但色較暗。亞成鳥灰色取
代成鳥的黑色。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停棲時,尾常上下不停地擺動,有時還邊走邊叫,顯得悠然自得。
食物幾乎全是昆蟲,以雙翅目、鞘翅目為主,有甲蟲、米蟓、蠅類、蝗蟲、粘毛蟲等。分布於非洲、歐洲及亞洲。
常見於中等海拔區,高可至海拔1500米。繁殖於東亞的鳥南遷至東南亞及菲律賓越冬。
黃頭鶺鴒(學名:Motacilla citreola;英文名:Citrine Wagtail)。體長約18厘米。頭及下體艷黃色。
諸亞種上體的色彩不一。與黃鶺鴒的區別在背灰色。亞成鳥暗淡白色取代成鳥的黃色。虹膜深褐色;嘴黑色;
腳近黑。繁殖於中東北部、俄羅斯、中亞、印度西北部、中國北方;越冬至印度及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喜沼澤草甸、苔原帶及柳樹叢。
黑背鶺鴒(學名:Motacilla lugens;英文名:Black-backed Wagtail)體長約19厘米。背全黑,飛行時兩翼大部為白色。
冬鳥背灰色而具黑色點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繁殖於西伯利亞,越冬至中國東部。棲於近水的開闊地帶、稻田、
溪流邊及道路上。受驚擾時飛行驟降並發出示警叫聲。
日本鶺鴒(拉丁文名:Motacilla grandis;英文名:Japanese Wagtail)體長約20厘米。
上體多黑色,額、頦及眉紋白,下體白,兩翼黑而具白色橫斑及羽緣,尾黑而邊緣白色。虹膜深褐色;
嘴黑色;腳黑色。分布於日本;朝鮮南部有一繁殖記錄。
偶有冬候鳥至中國台灣及河北。喜農田、稻田和溪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