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鯽魚潭 |
---|
|
鯽魚潭,又稱鯽仔潭、龍潭、東湖,是位於今臺灣臺南市永康區大灣至仁德區一帶的古湖泊,為昔日台邑八景之一,留下許多相關文學作品。約自清道光初年開始逐漸乾涸,今日崑山科技大學校內的崑山湖為其殘存部分。[1]
歷史
民國77年(1988年)由石萬壽編纂之《永康鄉志‧建置》指出鯽魚潭為古代大灣海峽消退後之殘餘。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該潭曾經乾涸。康熙二十八年左右潭面「周圍大十里餘,深不可測」,潭中生長許多鯽魚可供每年徵稅。康熙三十五年左右該潭改名為「東湖」,《永康鄉志》認為是因位於台灣府城東方而得名。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完稿之《臺灣縣志》中則記載該潭形狀細長,長約三十餘里,除鯽魚仍多以外,其水源亦可灌溉附近永康里、長興里、廣儲西里等三地之農田,為祈雨之處故又稱「龍潭」,「龍潭夜月」並為台邑六景之一。
乾隆時期《重修臺灣縣志》對該潭記載與《臺灣縣志》大致相同,不過長度從三十餘里減至二十餘里,六景並擴充為八景,乾隆十六年(1751年)侯世光並於其上建立鯽仔潭橋。臺灣府知府蔣元樞亦曾於湖上建水心亭,為遊人墨客聚集之處,後於道光初年開始乾涸。
台灣戰後時期,李正合在附近創辦崑山工業專科學校(今崑山科技大學)並擔任校長。為求保存古蹟、復興中華文化,遂於民國60年代(1970年代)末期發起整理景觀、興建曲橋亭臺等,歷時兩年完工。
相關文學創作
清領時期前往鯽魚潭遊覽之文人留下不少相關詩文創作,例如林慶旺〈東湖即景〉;李雰〈龍潭夜月〉;章甫〈遊鯽魚潭記〉、〈鯽潭月夜泛舟〉、〈鯽潭霽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