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骨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骨窦

来自 好大夫在线 的图片

中文名:骨窦

科 室:解剖

骨窦:骨内的腔洞。如上颌窦蝶窦额窦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共四对,分别是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都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当引流不畅时容易发生炎症。 上颌窦的形状基本上与上颌骨体一致,可以分为一底、一尖及前、后、上、下四个壁。其底即上颌体的鼻面,尖深入上颌骨的颧突,前壁为上颌体的前面,后壁即上颌体的颞下面,上壁为上颌体眶面,下壁为牙槽突。 [1]

骨窦上颌窦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为上颌骨体内的锥形空腔,窦壁为骨质,大部分为薄的密质骨板,内稍有松质骨,最薄的地方只有密质骨。窦壁直接被覆粘膜,支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血管、神经,通行于骨内牙槽管之中或粘膜下。

位置:位于上颌骨内,窦腔平均容积约13ml。前壁的中央壁薄,且向窦腔凹陷,称尖牙窝,为上颌窦手术时凿入窦腔之处。后外壁借一层薄骨与翼腭窝毗邻。

骨窦蝶窦

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共四对,分别是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都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当引流不畅时容易发生炎症。 蝶窦位置:(sphenoidal sinus)位于蝶骨体内,左右各一,均各通过其前壁的孔开口于蝶筛隐窝。与后组筛窦一起构成后组鼻窦。蝶窦位于垂体窝前下方。

蝶窦分三型,手术:

甲介型:约(3%)气化及发展比较差,窦腔后缘与鞍结节垂直线之间有较厚骨质;

鞍前型:约(11%)气化与发育好于甲介型,但不及鞍型,窦腔后缘与鞍结节垂直线一致,即蝶窦恰位于蝶鞍之前。

鞍型:约(86%)气化及发育最好,重鞍结节道鞍背呈垂直线,整个蝶鞍底部与蝶窦之间只隔一层薄骨板。

骨窦额窦

额窦(frontal sinus)位于筛窦前上方,额骨内外板之间,左右各一。窦的大小及形状极不一致,但基本上为一三角锥体形。眶的内上角为额窦底部,骨质最薄,急性额窦炎,此处压痛明显。左、右额窦之间的隔常偏居一侧。

额窦在15岁左右才发育完全,大小、形状个体差异很大。若发育良好,窦腔常可向周围扩展:向内侧,可越过中线与对侧重叠,该侧即有二窦;有时亦可一侧或双侧发育极差,因此其容积亦甚悬殊,为1~4.4ml不等。

窦前壁内含板障,后壁薄与脑膜及大脑额叶相邻,有导静脉可穿此壁通入硬膜下腔,故额窦感染可侵入颅内。若额窦开口在筛泡或其上方,插入导管即不易接触窦口。额窦向下开口于筛漏斗。额窦位于额骨骨弓深部,开口于中鼻道筛漏斗处。

血管、淋巴和神经:眶上动脉和筛前动脉分布于此窦。回流的静脉为眶上静脉及眼上静脉,且与板障静脉联系。淋巴引流汇入下颌下淋巴结。神经发自筛前神经和额神经内侧支。

参考来源

  1. 骨窦, 好大夫在线,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