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余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没有或很少条目链入本条目。 (2019年8月19日) |
马余刚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31年4月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浙江宁海 |
民族 | 汉 |
母校 | 浙江大学 |
职业 | 核物理学家 |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3月出生于浙江余姚,籍贯浙江宁海。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背景
- 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 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现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主任。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 兼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主编,《核技术》主编,《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C》、《现代物理知识》、《Nuclear Physics News》等编委、 RHIC-STAR国际合作组理事,上海核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及领域
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目前领导的小组还加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大型国际合作组STAR ,正在进行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这种新的物质状态和进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中高能及极端相对论的重离子碰撞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实验与理论,主要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特点及用奇异核进行的核反应研究;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γ束的产生(SLEGS)及其在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应用的探索性研究;有关物理学与复杂性的交叉学科。
科研成果
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氚核,发现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
主要奖项及荣誉
- 1994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 2001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5年获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
- 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2017年1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学术成就及著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勤拜访马余刚院士 宁海县科学技术学会
马余刚当选院士后,他对家乡人民说了这些话……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