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預兆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yù zhào,基本解釋為事情發生前顯露出來的跡象,預感到的或即將出現的跡象。[1]出自《陳書·毛喜傳》:「臣實非智者,安敢預兆未然。」
釋義
1. 事前顯示將要發生某種事情。[2]
2. 事前顯示的跡象。
3.事前顯露出來的跡象
出處
《陳書·毛喜傳》:「臣實非智者,安敢預兆未然。」
清 嚴有禧《漱華隨筆·陳演祖》:「後有司送匾其家,前夢始驗,不知此事何急而預兆於五十年前。」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在康奈爾校園裡》:「他心裡就亂成一團麻。因為今天的熱烈正預兆着明天的冷清。」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八回:「 李逵的夢,神人已有預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會辛未秋,彗星出西北方,欽天監又奏改癸酉閏八月於次春二月,諸賊乃以為預兆。」
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虧得文七爺能言慣道,便說:「火是旺相。這是大人升官的預兆,一定是好兆頭。」
出自江蘇省小學六年級上學期24課《大自然的文字》:飛行員知道,砧狀雲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
出自初一上冊語文書第十八課《看雲識天氣》中「經驗告訴我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近義詞
先兆 、前兆、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