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韩东征(1902~1976年),原名韩复东,曾用名韩成,本县前韩庄村人,幼年家贫,仅读了三年私塾,其父常年拉船在外,他和母亲在家孤苦无依,深受地主恶霸的欺侮,一次,几个恶棍上门讹诈钱财,其母据理相辩,重孕之身惨遭踢打,致使其妹降生后嘴形歪邪,受此欺凌,东征忍无可忍,发誓:早晚要向恶人算帐!
大革命失败后,韩文华返回家乡,在前、后韩庄一带宣传革命,主办农民讲习班,在韩文华的启迪下,韩东征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民国 17年(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25日,迁安县第一个党小组在前韩庄村诞生,韩东征任小组长,不久,前韩庄建立了党支部,韩东征任书记。
他入党后,积极发展组织,培养革命力量。从民国17年(1928年)下半年开始,与韩文华一道在农民讲习班的基础上创办了“贫民学校”,从中发展了大批共产党员。他领导党员组织了“赤农会”,建立了“民众会”,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开展反“旗地变民”的斗争。民国18年(1929年)6月,韩东征与李显荣组织发动了两万余名民众包围了迁安县城,殴伤县长戴鑫修,迫使迁安县政府发布免征新增捐税的布告,同年冬,中共迁安县委建立。韩东征任县委书记。
民国19年(1930年),中共蓟县县委领导成员李子光因遭敌通缉追捕,秘密来到境内活动。韩东征热情招待,妥善安置,为其接上组织关系,和他一道开展工作。“九?一八”事变后,韩东征奔走呼吁,积极开展抗日教亡活动,先后在庙岭头等地召开群众大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和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阴谋;派遣党员赵振福、于万顺、郝俊杰、朱玉春等到汤玉麟部队活动,以促使汤部守土抗战。长城抗战爆发后,韩东征和高机先一同组建起百余人的“抗日自卫团”,配合宋哲元二十九军于喜峰口、董家口等长城要隘抗战,亮出了共产党坚决抗日的鲜明旗帜,在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民国22年(1933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通过京东特委指示迁遵蓟中心县委在迁安发动农民武装-,旨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北方苏区与红军”。对于这一指示,迁遵蓟中心县委书记李子光和迁安县委书记韩东征曾反复研究,一致认为当时迁安不具备发动武装-的条件,盲动、蛮干必然招致失败。于是,拒绝接受省委、特委这一指示,因此受到“左”倾错误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特委根据省委意见,解散了中心县委,改组了迁安县委,撤销了李子光和韩东征的领导职务,给李子光和韩东征定为“迁安右派”、“欢迎国民党围剿红军”等罪名,使他们蒙受了不白之冤。
韩东征在政治上遭到沉重打击后,不悲观,不气馁,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在被组织遗弃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党的工作。民国23年(1934年)l月23日,迁安-开始,因无广大群众的支持,举事三天便遭失败,20余名党员和-队员被捕入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避敌通缉,韩东征去玉田战区保安队活动了三个月,后返回迁安,与李子光、韩凤山等深人到金厂峪金矿,领导了金矿工人反对资本家李佳惠克扣、拖欠工人工资的-斗争。 民国23—28年(1934~1939年)间,为支援民族英雄孙永勤抗日义勇军,韩东征秘密将共产党员刘俊岳派入孙部,宜传共产党政治主张,为该军政治整编创造了条件。 民国25年(1936年),刘少奇到北方局主持工作,冀东党内的“左”倾错误得以逐步纠正。民国26年(1937年)春,冀热边特委书记王平陆亲自找到李子光和韩东征,代表上级党组织肯定了他们工作中的成绩,恢复了他们的组织关系和领导职务。至此,韩东征二次出任迁安县委书记。 全国抗战爆发后,共产党于民国27年(1938年)7月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武装大-,韩东征任冀东抗日联军第十四总队政治主任,移交了县委工作关系,随部队转战。西撤受挫后,他收拢旧部,组建了八路军第三十二总队,配合苏梅、陈群支队在丰润、滦县、迁安三县交界地带开创小片根据地,为当年10月成立丰滦迁抗日联合县政府打下了基础。 民国28年(1939年)秋,韩东征率队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受训,民国29年(1940年)7月返回冀东,历任迁遵兴联合县委书记、迁青平县委组织部长兼抗联会主任、迁遵青及迁卢青县常委兼抗联会主任等职。 在最艰苦的敌人“五次强化洽安”时期,他与迁青平县委其他领导成员紧密团结,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逐步恢复了被敌“蚕食”的基本区,使迁青平联合县所辖长河川三角地区成为冀热边区较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民国32年(1943年)秋,日军独八旅团疯狂“扫荡”迁青平抗日根据地,对东水峪等13个行政村进行了21天的大“扫荡”,-抗日干部、群众 245人,烧毁民房2800余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长河川大惨案”。惨案过后,韩东征率先深入到长河沿岸,逐村慰问劫后余生的根据地人民,群众呼天喊地,纷纷向他控诉日伪暴行。韩东征含泪鼓励大家:“化悲痛为力量,为死难的亲人报仇!妥善安置孤儿寡母和群众生活,使濒临绝望的长河川人民从废墟中奋起,开始新的生活和战斗。” 民国34年(1945年)韩东征任冀热辽十五地委委员兼任迁青平县委书记,曾一度分管青平和承平两县的工作,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韩东征任冀东区贫民团副主席等职。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抵制和纠正土改中发生的“搬大石头”等“左”的做法,保护了一大批老党员、老干部。使冀东地区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土改任务。 1949年9月,韩东征被推选为解放区农民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参加开国大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建国以后,韩东征一直从事水利战线的领导工作,先后任蓟滦河务局局长,河北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局局长,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水电部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等职。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为治理蓟运河专门召开会议,会上韩东征根据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潮白、蓟运两河分流,于潮白河中游另辟水路的建议。主持会议的杨秀峰副主席采纳了这一建议,当年开挖潮白新河,竣工后,解除了蓟运河两岸万民之虞。 1955年,韩东征冒严寒亲自指挥修建了柏各庄灌渠,从而柏各庄稻田面积不断扩大,水稻产量大幅度增加(如今柏各庄灌区大米倍受全国称誉)。 韩东征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不为“左”右风浪所动摇,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唐山市二区区委向蓟滦河务局下达了八个“老虎”(大-犯)指标。为了使无辜同志免遭打击,韩东征居然将自己和副局长李春光列人“老虎”名单上报。这使区委负责人大为不解,问他:“韩局长,你怎么这样做呀?”韩东征愤愤地说:“你叫我凑数嘛!”由于韩东征等人的抵制,蓟滦河务局的“三反”、“五反”运动未造成严重后果。 “文革”中,韩东征看到大批无辜老干部被打倒,心情十分沉重,对挨整的同志,他总是设法保护,给以安慰,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干部梁达三多次挨斗,精神压力很大。韩东征劝他:“你的问题算不了什么,没有新问题,就没事。”漳卫南运河邯郸管理处主任张文喜挨斗得了胃穿孔,在病榻上,无人敢接近,韩东征不避嫌,驱车专程看望,给张文喜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韩东征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职务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地位变了,依然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进城后,曾多次回老区访问,看望战争年代和他一起同甘共苦的群众,为了党的事业,他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工作。1965年5月,他在北京住院期间得知漳卫运河管理处尚未定出岁修工程计划,于是便不顾医生劝阻,抱病回局,亲自率队勘察了全运河之后,制定出岁修工程计划。1973年,他已年满七旬,而且腿折初愈,尽管如此,他却赴山东省参加了连续4个月的水利工程大检查。为此,阎达开曾高度赞扬过韩东征的事业心和革命精神。 1975年10月,韩东征由德州离休回唐山安居。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不幸罹难,终年74岁。 [以上内容由"另一个自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