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經濟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海省經濟史》,葛志強,肖金成 編,出版社: 山西經濟出版社。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內容簡介
《青海省經濟史》遵循總的編撰原則:「立足於斷代研究,並突出其專題性」。就是說,在確定的歷史階段內,選擇和側重一些需要深入探索而尚顯薄弱的主要問題,重點深入研究,力求避免重複以往的研究成果,強調新的考察、新的開拓和新的見解。 《青海省經濟史》是集體合作的成果,各章節撰寫分工情況如下:葛志強負責全書體例設計和文章編選、章節編排等全局性工作。青海省社科院杜青華撰寫了首章到第十章,其中第五章第三節由徐瑞撰寫、第七章的第五節和第八章的第三節選自《青海省志:計劃志》;第十一章首節和第四節選自青海省統計局侯碧波、徐學初、康玲、王鶴撰寫的《高原大地譜寫輝煌篇章——青海省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綜述》;第十一章第三節選自《青海日報》羅藏的《「冷涼型」特色農牧業格局已然形成》;第十二章首節選自青海省環保廳、青海省委辦公廳楊汝坤、徐延彬、李剛峰撰寫的《青海發展環境及政策取向研究》中的章節;第十五章根據青海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官網公布的文章和數據編撰;其餘章節均根據青海「十二五」「十三五」和專項規劃編撰。
作者介紹
葛志強編的《青海省經濟史》以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為指導,在詳細占有資料的基礎上,吸收學術界部分近期新研究成果,對青海省代以前到現代各個時期的社會經濟制度、農牧業、工礦業、商品流通、城鎮的興起與發展等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考察,力求真實地反映其變化歷程,並給予客觀的評價,以期從中吸取教訓,獲得有益的啟示。
參考文獻
- ↑ 漲知識:古人用什麼方法傳遞信息?,搜狐,2017-04-03
- ↑ 書究竟有何用?,搜狐,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