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為何被稱為「井底皇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後主為何被稱為「井底皇帝」?,南北朝故事。[1]
故事內容
陳後主,即陳叔寶,陳宣帝陳頊的長子,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國的最後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疏於朝政,整天縱情聲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陳國的國力也逐漸走向衰落。據《南史·卷十·陳本紀下·第十》記載:後主愈驕,不虞外難,荒於酒色,不恤政事。
此外,陳後主還喜好文學,經常與才色兼備、精通詩詞的妃嬪們、宮女們以及朝中文臣們混在一起,對酒暢飲,吟詩賦詞,往往都是通宵達旦,把國事拋之腦後,不聞不問。陳後主在詩詞方面有着頗高的造詣,最具代表作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其中《玉樹後庭花》成為着名的亡國之音)。
禎明三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派兒子楊廣南下攻陳,而此時的陳後主還深居高閣之內,盡情享樂,朝廷上下也沒有人在意。隨着隋朝大軍的不斷深入,陳國的州郡相續失守,陳後主依然帶着朝臣們奏樂飲酒,對外面的戰事置若罔聞。
等到隋軍兵臨城下,直搗陳國首都建康(今南京)之時,很多大臣和士兵們都紛紛逃亡,陳後主這時才驚慌起來,急忙帶着妃嬪躲到了景陽殿後院中的一口枯井裡避難。
不久,有隋軍士兵們發現了景陽殿後院有一口枯井,於是向井裡窺視,並大聲喊叫,陳後主沒有應答。士兵們打算向井裡扔石頭,井中人嚇得呼喊起來。緊接着,士兵們向井中拋下繩索拉人,頓覺非常沉重,等到把人拉上來時,才驚奇地發現,原來是陳後主、張麗華和孔貴嬪三人同繩而上。隋文帝得知後十分驚訝。據《南史·卷十·陳本紀下·第十》記載:既而軍人窺井而呼之,後主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人三人同乘而上。隋文帝聞之大驚。
後來,陳後主投降隋朝後,隋朝的官員們還經常拿他藏匿於井的這個事情嘲笑他,稱他為「井底皇帝」。(隨着世代流傳,後人也習慣地稱陳後主為「井底皇帝」。)
陳後主降隋的16年後(也就是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在洛陽城病逝,享年52歲,隋朝追贈他為大將軍、長城縣公,諡號為煬,葬於洛陽北邙山。
視頻
胭脂井與陳後主的歷史淵源
參考資料
- ↑ 陳後主為何被稱為「井底皇帝」?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