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陆游《夜泊水村》中心思想与简要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陆游

夜泊水村》这是一首慷慨苍凉、饱含爱国热忱的七言律诗。诗于宋淳熙九年(1182)作于山阴。这一时期的诗人,在寄意山水、歌吟田园生活的同时,心中却一刻也未曾忘怀世事国情。本诗所抒写的就是诗人老而弥坚、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 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诗写得苍凉悲壮,笔力道劲。[1]

原文

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

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燕然”,山名,即蒙古的杭爱山。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北击匈奴至燕然,作铭刻石记功。

“老子”,陆游自称。“绝”,横渡。

“新亭”,在今南京,三国时始建,东晋南渡后,中原各地相继沦陷,过江士大夫们在新亭宴饮,相对涕泣,只有王导不以为然,以为徒然哭泣无济于事,应以实际行动振作起来。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青”,黑色。

“汀”,水中小洲。

赏析

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是说被弃置已久,写出其闲居的郁闷、失落。“燕然未勒铭”,典出《后汉书·窦宪传》:窦宪北伐匈奴,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未勒,是说虏敌未灭,大功未成,则更愤懑不平。颔联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愿,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寇侵凌却不抵抗、无所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本应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怎么可以安然老死呢?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诸君何至泣新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了他对那些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要么醉生梦死,要么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颈联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死”,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 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可谓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尾联点题,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处江湖之远,眼看着干戈寥落,大宋江山任人宰割, 内心孤寂凄凉。

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而落笔却跳转到报国之志上,寄慨遥深。该诗用典贴切, 出语自然,感情充沛,气韵沉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