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伍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特伍德 | |
---|---|
原文名 | Margaret Atwood |
出生 |
渥太華 | 1939年11月18日
逝世 | 1973年9月23日 | (33歲)
國籍 | 加拿大 |
職業 | 作家 |
知名於 |
2000年布克獎 2008年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 2017年卡夫卡文學獎 2017年德國書業和平獎 |
知名作品 |
《使女的故事》 《盲刺客》 《羚羊與秧雞》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出生於1939年11月18日女,加拿大小說家、詩人、文學評論家。
畢業於多倫多大學,國際女權運動在文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詩歌重要作品有《圓圈遊戲》(1966)、《那個國度里的動物》(1968)、《詩選》(1976)等。
1985年發表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令她一舉成名 ,獲提名普羅米修斯獎和星雲獎,以及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 。她曾四次提名英國布克獎,2000年終於以小說《盲刺客》摘得這一桂冠。2008年她獲得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2017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 ,近年來她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之一。 [1]
人物經歷
1939年11月18日,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生於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父親是位昆蟲學家,因其工作需要,1946年隨家遷居多倫多。 中學畢業時的她成績優異,數獎並獲,還獲得多倫多大學的獎學金。
1959年,阿特伍德就讀於多倫多大學。大學期間,她得到了神話原型理論家諾思洛普·弗萊等名師的教誨和點撥。
1961年她赴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繼續深造,196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開始着手撰寫題為《英國玄學羅曼司》的關於哥特式小說的博士論文,論文最終沒有完成,但哥特式小說在她以後的小說中留下了印痕。 [2]
1962至1963年、1965年至1967年,她先後兩次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此間,在她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後,於1970年開始與加拿大小說家格雷姆·吉布森共同生活。
1969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可以吃的女人》之後,她的作品頻頻獲獎,這也為她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她創作的三部優秀長篇小說《使女的故事》(1985)、《貓眼》(1988)、《別名格雷斯》(1996)曾三次獲得布克獎提名,卻未能如願。天道酬勤,她的第十部小說《盲刺客》終於為她摘得了這項最高文學獎的桂冠。 畢業後,即1964至1965年,她在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英語講師。後來,她又任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許多大學的「駐校作家」。 1981年5月至1982年5月,阿特伍德任加拿大作家協會主席;1984年到1985年是國際筆會(P.E.N)加拿大(英語地區)中心的主席。 [3]
主要作品
小說類 | 詩集類 |
《可以吃的女人》(1969) | 《圓圈遊戲》(1964) |
《浮出水面》(又譯《浮現》,1972) | 《那個國家的動物》(1968) |
《神諭女士》(1976) | 《地下鐵路的手續》(1970) |
《男人之前的生活》(1979) | 《強權政治》(1971) |
《身體傷害》(1981) | 《你是快樂的》(1975) |
《藍鬍子的蛋》(1983) | 《詩選》(1976) |
《使女的故事》(又譯《女僕的故事》,獲布克獎提名,1985) | 《真實的故事》(1981) |
《貓眼》(獲布克獎提名,1989) | 《早晨在燒毀的房子裡》(1995) |
《強盜新娘》 (1993) | 《吃火:1965-1995詩選》(1998) |
《別名格雷斯》(獲布克獎提名, 1996) | |
《盲刺客》2000年(獲布克獎) | |
《羚羊與秧雞》(2003) | |
《好骨頭》(2010) | |
《黑暗中的謀殺》(2010) |
文學評論 |
《生存:加拿大文學主題指南》 |
創作特點
阿特伍德的文學底蘊深厚,對生活觀察敏銳,具備詩人的氣質、調侃的智慧與反思的理性。她的詩具有感傷色彩;她的小說展現了當代加拿大人生活的畫卷,反映了工業文明給人帶來的暴力、壓抑、疑慮和恐懼;她的評論筆鋒犀利,對文壇和社會存在的種種不良現象進行有力的批判。此外,阿特伍德十分關注美國文化對加拿大文化無所不在的強大影響和加拿大的日益美國化傾向,她大力支持以推進獨立的加拿大民族文化為宗旨的阿南西出版社,為它的成立和發展不遺餘力,做了很大貢獻;還幫助成立了加拿大作家協會,並曾擔任該協會的主席;應邀到英、美、德、俄、愛爾蘭、澳大利亞等國演講、朗誦和發表評論,擴大加拿大在國際文壇的影響。阿特伍德關心婦女的出路問題,主張婦女為平等權利而鬥爭。作為一名女作家,她在作品中以細膩的筆觸與獨特的視角揭示現代社會中女性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在男性支配的社會中女性的失落感和對環境、語言的陌生感。阿特伍德批判將女性變成商品的社會與文化,認為女性遭受着被消費掉的威脅。阿特伍德善於捕捉女性的心理,反映她們的生活、成長過程及命運。成長着的女性意識,是阿特伍德作品中一以貫之的主線,她通過女性視角觀察女性之間、女性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與女人生存至關緊要的性別政治是她在小說和詩歌中反覆探討的重要內容,她通過女性在社會中無所事事的狀態影射加拿大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不發揮任何作用、被邊緣化的地位。在阿特伍德看來,英國是一個完整、獨立自足、等級森嚴的島國,美國則是邊疆遼闊、新事物擴張和征服以及可以創造完美生活的理想社會,至於加拿大,求生存而煞費苦心則是其主要特點。 [5]
作品賞析
獲獎記錄
文學類 |
▪ 2017 卡夫卡文學獎 (獲獎) |
▪ 2017 德國書業和平獎 (獲獎) |
▪ 2017 全美書評人協會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
▪ 2008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 (獲獎) |
▪ 2000 布克獎 《盲刺客》 (獲獎) |
▪ 1996 布克獎 《別名格雷斯》 (提名) |
▪ 1988 布克獎 《貓眼》 (提名) |
▪ 1985 布克獎 《使女的故事》 (提名) |
▪ 1985 星雲獎 《使女的故事》 (提名) |
▪ 1985 普羅米修斯獎 《使女的故事》 (提名) |
視頻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如何看待她30年前,「預測」
人物評價
阿特伍德的詩歌總體上呈現為一種克制、冷靜、含蓄的語調。或許因為寫小說慣常運用描繪與記述,在詩中,她不喜鋪排的描摹或想象,而着力於句子中節奏靈敏的探索,在整體的敘述性中蘊藏了多樣的情緒切換,富有戲劇性。[7]
文獻來源
-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Margaret Atwood豆瓣網
- ↑ 吳元邁主編,20世紀外國文學簡史[M],譯林出版社,2013.10,第564-565頁
-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精靈人格經濟觀察報
- ↑ 阿特伍德獲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
- ↑ 陳曉蘭主編,外國女性文學教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05,第194頁
- ↑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如何看待她30年前,「預測」 騰訊網
-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瓚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