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阳雀记得千年树 苗家不忘红军恩(杨秀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阳雀记得千年树 苗家不忘红军恩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阳雀记得千年树 苗家不忘红军恩》中国当代作家杨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赏

阳雀记得千年树 苗家不忘红军恩

山寨四周古木森森,蔚然深秀。古枫树下长长的石板街,无声地延伸进吊脚木楼中。

瑶光是红军长征革命史的一枚鲜活切片,筋脉凸现,纹理清晰。

我在“枫树粑节”晴暖的阳光里,走进瑶光红军长征毛泽东诗词纪念馆,寻访红军故事。几位老人坐在纪念馆大门前的长木凳上,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唱民歌,其中一首《红军长征过瑶光》,已经在瑶光流传了八十多年。

甲戌年间乱纷纷,红军艰苦走长征。

经过福建江西省,两广湖南到黎平。

到了黎平分三路,三支三路走锦屏。

一支朝着清江走,一支又把小河行。

一支来到甘塘坳,一边修路一边行。

来到河口打一仗,打死敌人两百兵。

三支会合瑶光寨,瑶光寨上闹盈盈。

红军住过苗家寨,情意留在苗家心……

他们的歌声里,激扬着用时光酿就的那种深情,质朴动人。虽然他们的歌喉已不再圆润,甚至还有些嘶哑,但歌声里浓浓的情义,深深的牵挂,让我心里涌上一股温暖的热流。

这首歌是用清水江流域“河边腔”曲调演唱的,歌声高亢激昂而又有流水般的韵味,尾音长、音波大、节奏慢,沉雄而舒展,婉转动听。这种曲调,是当地苗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长年累月与莽莽森林、高山峡谷、大河险滩打交道,从大自然领略和模仿奔腾澎湃的江水声、山间瀑布激越的水流声以及涓涓流淌的溪水声,人与自然对话产生的天籁之音,常在山间独唱或隔山隔河对唱,有“唱在高山,招来凤凰,唱在江边,唤醒龙王”之誉。这首歌从诞生之日起,瑶光人就年年唱。特别是从二OO一年开始,邻近的韶霭、塘东、瑶光三个苗寨每年轮流在“尝新节”“斗牛节”和“枫树粑节”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过苗乡”民族文化活动,这首歌自然成为各村寨民歌队必唱的曲目。活动期间,举办民歌会、文艺演出、斗牛等活动,来自青山界百里苗乡的乡亲们,祭奠红军烈士,传唱红军故事,共同缅怀红军精神,歌唱家乡的沧桑巨变。

这些年里,苗乡纪念红军长征的歌会年年开,走进瑶光一带的苗族村寨,只要一聊到红军,人们就会把“红军传单”“红军渡”“红军路”“红军林”“红军筷”“红军识字课本”“红军墓”等等这些发生在苗乡的故事,一件件一桩桩“摆”出来。问他们何以这样熟悉这些掌故,他们自豪地说,这是苗家人对红军的纪念。

我走进红军长征毛泽东在瑶光居住过的李家大屋的厢房,仰望瑶光的那段高光时刻。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央领导所在的红军总部沿乌下江经八受、瑶里等村寨行进,下午到瑶光寨宿营。红军总部设在瑶光中寨的姜家大院里,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大多住在这里,而毛泽东则住在寨脚古树旁李家大屋中的厢房。

一条石板街由古树丛中蜿蜒而上,经李家大屋门前连通山寨里的家家户户。李家大屋由正屋和左侧的厢房组成,厢房前有一块青石镶铺的晒坪,外缘围以青石栏杆。正屋建于清道光时期,为四间三层重檐悬山顶木质结构楼房,由湖南邵阳匠人建造,具有典型的清水江木商文化建筑风格。厢房建于光绪年间。厢房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仍散发出岁月沉淀的木头清香。

毛泽东居室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一床,一桌,一盏油灯,简朴中氤氲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在这里,循着历史脉络,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宏大的历史叙事,正经由族群记忆和民族民间文化的承载,浸润人心。岁月深处,那些壮怀激烈的号角,还在雄奇旷远的大山里回荡。

顺着石板古街拾级而上,我来到“土司第”旁边的节日文艺活动现场,舞台边的屏幕里正在播放由黔东南本土音乐人创作演唱的《红军住瑶光》音乐视频,这首歌我在瑶光听过多次,独特的音乐形象,精心裁剪的生态山水、绿色村庄、古朴民居,与歌词、旋律一样,不枝不蔓,直奔主题。歌中唱道:

家住苗族小村庄,村庄名字叫瑶光,

红军队伍打这过,毛委员住在我的木楼上。

老木楼老木床,毛委员床前苦思量。

我为委员研草药,调理好身体去远方。

松油点灯闪闪亮,战士睡的多安详,

恢复体力攒足劲,长征路途还漫长。

入冬时节天气凉,千万别忘添衣裳。

编个斗笠送红军,她能伴你打胜仗。

晨雾弥漫清水江,奔腾不息向东方。

红军集结要出发,拨开迷雾迎曙光。

清风摇枝,歌声缠绵。“红歌”唤醒了山村的记忆,人们沉醉在情意浓浓的歌声里。一首首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红歌”,山水化育,红色铸魂,承载的是历史,凝聚的是精神,辉映在历史的天空,回荡在苗家人的心灵深处,像生命一样化入了成长的记忆。

而今硝烟已逝,当年战斗最激烈的前沿阵地河口,已经淹没在三板溪电站库区的浩渺烟波下,历史的画卷却定格在这片山水风物的传说中,深深铭刻进苗家儿女对红军生生不息的思念里。 [1]

作者简介

杨秀廷,贵州省锦屏县委政研室原主任,贵州省作协会员,202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