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基督教金峰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长乐基督教金峰堂位于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胪峰大道郑店路段。基督教福音于1898年传入金峰,从林智伯先生在金峰镇听头顶19号设立堂所创立教会后,有蔡仕贵、林玉球、李炳光、程端宜、陈敏生、余文芳、黄可意等先后在金峰堂主理事工,是时堂会主持人带领信徒响应“三自”宣言,走爱国爱教道路,直至“文革”开始。
金峰教堂在“文革”十年动乱中与世人同样遭受厄运,堂所被占,用作感光厂、搬运站等,教牧人员被游街、批斗。直到八十年代政府拨乱反正,当时在长乐县林得恩牧师指导下,有林燕金、林英添等为主的教会竭力奔波,贯彻落实宗教政策,重新开启堂门,并带领大家同心协力改建旧堂。
当时担负事工的有陈茂治、杨羚、陈桂英等,教会坚持三自原则,爱国爱教,广大信徒积极参与“四化”建设。 1988年8月刘碧英于上海华东神学院毕业,分配金峰堂主理教务,并对教堂(听头顶旧堂)进行了扩大,当时在执事会同工配合下增建了钟楼、附属楼,堂所占地面积增至650M2,总建筑面积约达1000M2,当时信徒主日崇拜聚会人数已发展至近千人,场所于1994年由长乐县人民政府首批登记。
1995年12月刘碧英传道被按立为牧师。 1998年是金峰堂百年堂庆,本堂于当年12月29日举行纪念设教一百周年感恩大会,时有郑玉桂牧师、林得恩牧师、林志华牧师、陈立福牧师以及长乐市民宗局郑学游副局长等莅会证道、致辞。教会呈现空前的兴旺,堂所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信徒需求,众弟兄姐妹日夜祈求,盼望能够建造新堂。 1999年9月林美清于福建神学院圣经班结业,分配本堂担任传道,协理教务。
新建教堂
2001年11月,本堂于金峰镇胪峰大道郑店路段东侧购得五亩多(约3500M2)地皮,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报建、审批、获得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批准、颁发相关证书,于2003年元旦动工兴建,终于2007年夏建成一座集古典哥特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幕墙装饰建筑风格为一体的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2]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正殿主体四层建筑面积为5150M2,十字架标高有47M;附属楼五层有2250M2,以及门房、配电房等,总建筑面积达7500M2,并配有绿化、喷泉景观等。总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可容纳3000多人聚会。2007年11月16-17日本堂隆重举行献堂典礼,与会信徒达四千多人,时有郑玉桂、林志华等海内外五十多位牧师,长乐市政协宋丽晶副主席、长乐市民宗局陈家镯局长等党政领导莅会祝贺。
2008年8月李航于福建神学院毕业,分配本堂担任传道,充实牧养事工。目前本堂有一位牧师、两位传道、七位义工,拥有二千多名信徒,主日聚会信徒有一千两百名左右,节日聚会可达三千多人;设有财务组、总务组、安防组、探访组、布道队、唱诗班等。
近年来,本堂教牧人员积极响应神学思想建设,抵制“异端邪教”,在牧养好教会同时,积极带领广大信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海西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基督徒作光作盐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 ↑ 【哥特建筑:飞扶壁】,新浪博客,2014-05-30
- ↑ 哥特建筑之精髓 ——玫瑰窗 (the rose window)║墙纸知识 ,搜狐,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