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琢墨苏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琢墨苏画 |
金琢墨苏画
金琢墨苏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属于苏式彩绘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
简介
“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画中最为华丽的一种。其主要特点就是用“金”多,甚至有满用金箔衬地(称“窝金地”)的做法,但这种做法的用金部位有限,多只在明间的包袱中心图案中使用。其次是退晕层次多,一般都在七至九道,多得能达到十三道。金琢墨苏画的一般做法,是主要图案多在退晕花纹的外轮廓加沥粉贴金的边线,中心包袱图案中也适当贴金。总之,此种彩画在各部位绘制过程中,都采用繁复手法,色彩多样,用金部位多,图案精致,华丽。美中透着华丽与辉煌。
特色
它以独特的风格和物有的制作技术及其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效果,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
级分类
根据绘制过程中用金多少、用金方式、退晕层次以及内容的选择、细部装饰的繁简程度等因素,苏式彩画可分为高级、中级和较为简化的种类。包括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掐箍头搭包袱彩画、掐箍头彩画等。
金琢墨苏画最为华丽,其最大特征为贴金部位多,并且退晕层次多,整体画面色彩丰富、纹饰精细。包袱内容可以以金为衬底,烟云退晕层数多达七至九层,找头部位通常绘制各种生动的祥禽瑞兽。
金线苏画用金部位较金琢墨苏画少,箍头通常绘切角回纹、万字或死箍头,找头绘片金卡子、点金卡子或色卡子,且箍头线、包袱线、聚锦壳、池子线、柁头边框线均沥粉贴金。烟云退晕层次多为五层,烟云筒多为软云,采用两筒或三筒均可。
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故名,俗称“苏州片”。明永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苏式彩丽因之传入北方,成为与和玺彩画、旋子彩画风格各异的一种彩画形式,它常常使用在园林建筑上,给人以活泼、优雅、情趣与无限遐想。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彩画的图案、布局、题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南彩画不同,尤以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官式苏画”。[1]
参考文献
- ↑ 国礼一级美术师 甫苏 , 搜狐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