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煮黃連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酒煮黃連丸
|
|
|
求真百科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酒煮黃連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七。具有厚腸胃,止泄瀉之功效。主治瀉痢。
組成
黃連(去須)五兩(150g)、厚朴(去粗皮)三兩(90g)、肉豆寇(面裹煨)一兩(3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銼。用無灰酒、米醋各一升,慢火熬盡,烈日曬乾為末,再用酒醋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送下。
2、現代用法:上並銼,用無灰酒、米醋各200ml,慢火熬盡。曬乾為末,再用酒、醋打麵糊為丸。如梧掏子大。每服50-70丸,米飲送下。
功用
厚腸胃,止泄瀉。
主治
瀉痢。
附方
名稱:酒煮黃連丸
組成:川連
用法:好酒400ml煮干作丸,每服9g
主治:濕熱酒毒,令人便血
出處:《程氏簡易方論》
名稱:酒煮黃連丸
組成:黃連、好酒
用法:將黃連酒煮焙乾,研為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時沸湯送下
主治:伏暑發熱,嘔吐噁心,並治膈熱及心火亢盛,外內俱熱
出處:《雞峰普濟方》
功用:解酒毒,厚腸胃
名稱:酒蒸黃連丸
組成:黃連
用法: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滾水送下
主治:胃腸積熱,瀉痢,消渴,反胃嘔吐
出處:《活人書》卷十八
功用:治膈熱,解酒
名稱:酒蒸黃連丸
用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飯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酒食過度,便血髒毒,諸種痔滿,瀉痢赤白,臟腑疴痛,胸膈痞悶,氣不舒暢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
功用:解酒毒
名稱:七寶丹
組成:附子、當歸、陳橘皮、乾薑、吳茱萸、厚朴、南椒、舶上硫黃
用法:上前七味銼細,用慢火焙過,搗羅為末,與硫黃末同拌勻一處,煎米醋和作兩劑,卻以白面半斤,和令得所,亦分作兩劑,用裹藥如燒餅法,用文武火煨,令面熟為度,去卻面,於臼中搗三百下,為丸如梧桐子大。如患諸般泄痢,以米湯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服;如患氣痛及宿食不消,以薑湯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服;如患氣痛及宿冷並無忌
主治:老人久患瀉痢
出處:《養老奉親》
名稱:三聖丸
組成:黃連、木香、茱萸
用法:銅銚先炒黃連色變,下茱萸炒煙起,下木香同炒一時,取出放冷,入礬灰一錢,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蔥湯送下
主治:小兒瀉痢
出處:《幼幼新書·拾遺方》引茅先生方[1]
目錄
參考文獻
- ↑ 黃連苦寒,能泄降一切有餘之實火,網易 2021年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