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邹静之戏剧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邹静之戏剧集

2014年邹静之在作家出版社的图书。是剧作家邹静之的戏剧剧本集,包含4部话剧剧本和3部歌剧剧本。

基本内容

书名:邹静之戏剧集

ISBN:9787506371919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数:288页

开本:16

类型:艺术

作者:邹静之

定价:29.00

出版时间:2014-3-1

品牌:作家出版社

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金牌剧作家邹静之的戏剧剧本集,包含4部话剧剧本和3部歌剧剧本。

《我爱桃花》是一部探讨婚外恋问题的后现代剧。

《莲花》讲述了一件昂贵的古玩是如何一步步毁灭了一对贫贱夫妻曾经充满温情的生活。

《操场》是一部关于当代知识分子思辨的戏剧。

《花事如期》讲述了发生在失恋女白领和文艺快递员之间的离奇故事。

歌剧《夜宴》、《西施》与《赵氏孤儿》均为历史题材的剧本 。

作者简介

邹静之,1952年出生 ,祖籍江西南昌,北京长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等著作十余种;创作电视剧五百余集;电影十余部;话剧五部;歌剧三部;京剧一部。其作品曾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

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操场(话剧)/ 1  

我爱桃花(话剧)/ 45  

附:《我爱桃花》笔记 / 91  

花事如期(话剧)/ 97  

莲花(话剧)/ 139  

赵氏孤儿(歌剧)/ 193  

西施(歌剧)/ 227  

夜宴(歌剧)/ 257  

附:歌剧《夜宴》缘起 / 280  

歌剧《夜宴》的不完全演出记录 / 284  

附录:  邹静之影视戏剧创作履历 / 286

推荐

作为诗人出身的邹静之,从来没有放弃过情节,放弃过叙事和结构。他的每一个戏中,该有的跌宕起伏,该有的迂回转折,一个都没有少,并且都带有一种街巷口,水井边说传奇的色彩,一种中国的,东方的色彩——尽管它的戏剧结构是西方的。 ——新浪网友 押沙龙在1966

序言

砚边字(自序)

有“砚边字”一说——大意是,平时为了写字给人家看,会拘束而不能随心。某天在砚边的废纸上试笔,无意间写了一些字,过后却越看越好。

很小时被母亲抱进剧场看戏,台上人唱念做打,一片的热闹,看着那样的倾诉、委曲,那样的煞有介事,心中生出喜悦——懵懂中觉得人世中还有另一个人世。

上小学四年级时大哥从矿业学院回家,带了一部自装的半导体收音机,晚上我睡在被子里听了整部的话剧录音剪辑——《孔雀胆》(郭沫若著),听至夜里十一点时内心激荡,涕泪长流。现在想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这戏的故事情节,只是被剧中人的吟诵所打动了。

至此以为话剧最迷人处,是那些发出声音的文字。

认真读过的剧本中,印象最深的有徐渭的《玉禅师》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后者读过多遍,喜欢那两个人在台上一本正经而又不着边际的对话,喜欢读剧本时感受到了的弯曲的状态。

剧本是为演出而写的,写时头脑里不演,或读时看不到戏在演,那样的剧本实为字冢。

戏的结构,有一种是自然生长的,如一棵树向着天空枝枝杈杈地长了起来,比如《我爱桃花》;还有是压迫成形的,像盆景的那种被胁迫着的表达,又像螺蛳壳里的层层叠叠,比如《花事如期》;《莲花》是反述,按我们获得故事的顺序写的——我们获得故事总是先有了结局,之后才有结局前的以往。

写一部戏在情节的选择上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绝不是真实不真实决定的,是你期望到达的那个意义的至高点所决定的。有了这个点,取舍的标准就有了,有些人是在情节中找意义,有些人是在意义中找情节,有些人两种方式在一部戏中互用,都有好作品,但好,一定不仅是故事好,是因为有那个至高点。

诗人说:“诗原本是在那儿的,诗人只是诗的发现者。”发现就是创作。1995年至2002年的财经大学操场,是我天天去散步的地方,七年下来发现了一些隐密的东西,后来才有了《操场》。

四十岁时我写过一首诗:

精神或一些人的争论

把一只鸟抛进羽毛

它的肉身飞得可真高

一张纸上的鸟,有着相同的姿态

只是那背景不够蓝

它让我在静寂中想到真实的高飞

那几乎是一种快捷的消失

这话要再说一遍也可以是这样

——你如果没有在人群中消失就没有飞高

这诗可以看到四十岁的我对轻薄的人是这么看的,六十岁的我不这么想了,网络写作的时代飞高或飞不高的都快速消失着。 但有一些东西消失得慢些,比如需要人工和手工的艺术——舞台剧该算一种。

从本世纪初,我就开始了对电脑写作的警觉,中文写作,笔的历史有几千年了,换成键盘,语言的节奏一定与用毛笔时不同。文风变了,要想在网络这海水般的文字量中冲出来,总要做惊人语才行,总要撰些黑话或春典这类的词来锁定一个群体,并获得新鲜感才行。用笔写作的一代,正在被用键盘的一代人替代,这大趋势你愿意不愿意都改变不了,唯一的悲剧,是你恰恰活在这个历史变革的结点上,既不能向前了,也无法退后。你的文字如果将来能被留下一点点,像长了绿毛的干面团缩在文字的角落里,偶尔有人会把你当作酵母拿来用用,那已是三生有幸了。

人类对艺术的是非判断是在不断的打破中行进着的,网络传播的日新月异使得这样的打破更猛烈,更巨大,好在人类对艺术的欣赏是有几千年形成的那个不变的核心还在。那说句鼓励自己的话,就抱着旧有的老派的自豪挣扎下去吧,在华丽的现代大厦旁开一间小小的古玩店,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总会有一些人来光顾的。

把十多年来写成的大部分剧本汇合成集,能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深感荣幸。

付梓时,正是家父百年寿诞,恳请父亲为这本集子题写了书名。人生有此幸事,感恩惜福。

邹静之

2014年元月[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