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教師流動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劉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通安教師流動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是中國當代作家劉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通安教師流動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
通安是古代文化名城,也是古代軍事戰略重鎮,相傳北宋時,宋與西夏對峙,楊六郎(楊景,字延昭)屯兵通安寨子,憑藉這裡的險要地勢,以少勝多,徹底擊潰了屢犯邊境的西夏軍,至今還流傳着「軍中有一楊,敵軍聞之皆驚惶」的名言。通安地處大溝鎮、韓集鎮、八里鎮和平頭川鎮四鎮的交匯處。這裡山大溝深,改革開放前交通十分不便,自然條件嚴酷,一個接一個的公派教師匆匆而來,又因條件差而匆匆離開。
公派教師這裡不願來,其原因是難以生活,這些人光不是為工作而來,當然,衣食住行問題是很現實的事。他們來到這裡,衣、食、住、行很不方便:衣服破了得自己補,自己補不好去求別人,又難以啟齒;想買件衣服,得翻越兩座高山跨過兩條大河;衣服髒了想洗洗,若逢旱年,用水是個大問題,連喝的水都緊張,哪有水洗衣服?更不要奢望洗澡了!有位公派教師對教育局的同志說:光水就把人能逼瘋:到河溝里抬一桶水要排隊,有時需花一天的時間。這桶水要先保證喝茶用水,吃飯用水,洗菜、洗鍋洗碗筷用水,還要用於洗臉、刷牙,抹桌子、屋裡灑地等等。白天上課倒不成問題,和孩子們在一起挺歡樂的,可到了夜晚就寂寞難耐了,學校是眾人來往的地方,住在學校離人家較遠,死一般地靜,突然間有響動,令人毛骨悚然!夜間狼刨門的現象時有發生,貓頭鷹的叫聲也挺嚇人,有時驚得人夜不能寐,惶恐萬分,盼到次日天明,就想捲起鋪蓋走人。度日如年,一學期甚至一年真難熬啊!出門想散散步,下溝就是大河,羊腸小道,行路艱難,不慎滑倒,滾落河底或墜入懸崖,也絕非不可能!會寧是個艱苦地方,像通安這樣艱苦的地方在會寧縣也是排名靠前的! 聽了這位公派教師的訴苦,教育局同志只是安慰對方暫時克服困難,答應一學期或一年調離他。
改革開放前,來這裡的公派教師留不住,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公派教師和民請教師也難留得住。常言道:「人往高(好)處走,水往低處流。」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在追逐着自己的夢想,都想走出深溝大澗,到條件好一些的地方去。這裡的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風裡來雨里去,起早貪黑,就是自己再苦再累,也要供娃考上大專院校,走出大山,將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地方安家落戶,漸漸地情況好轉了,他們也苦不動了,去給兒女們看娃(抱孫子),享幾年清福,在城市的公園裡散散步,跳跳舞,感受一下外面的精彩世界!
民請教師的工資很低,他們分為三類:有社請的、鄉請的和縣請的,他們的報酬最初都是生產隊記工10分。改革開放後,有所增加,月工資5元、10元和15元不等。他們吃住在家裡,早出晚歸,主要收入還得靠種地來養活一家人。身上的擔子可不輕,種地、教書兩手抓,還要做到兩不誤,真難啊!工作量很大,一天累得精疲力盡。有的熬了半輩子,盼望將來有個轉正的機會,就咬着牙,疲於奔命地來回跑;有的民教在生活的重壓下,不得不選擇放棄,在春天將莊稼種好後,由妻子守着家,自己去外面打工掙錢,因為打工收入遠高於民教收入;有的因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老不中用小不中用,自己身上的擔子太重,只好辭職;有的因違犯計劃生育,被組織辭退;有的爭分奪秒,在暑假寒假或逢年過節,擠時抽空,複習文化課,甚至在夜深人靜時,他們還秉燭苦學於文山書海,負出了巨大的心血,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獲得了回報:或考上了師範,或轉為公派教師……
以上的酸苦,除違犯計劃生育和自退者之外,大多數是劉剛老師生活的真實寫照,與眾不同的是他還因家庭出身不好,日子過得更艱難。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他既要受學校管理制度的約束,又要接受社(生產隊)里分配的勞動任務。星期天(那時沒有雙日),社長(生產隊長)給他分配了繁重的農活,他從早干到晚,累得腰酸腿痛,頭暈眼花;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早晨五點多,他握着手電筒扛着鐵杴,小跑步去劉家岔的張坪社與通安社交界的唐家川。到那裡興修水利,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土方搬運任務,他干起活來真不要命,為了早些完成任務,不誤學生的上課時間,他推着滿載土塊的架子車(人力運輸工具),不遺餘力,多拉快跑,爭分奪秒。完成任務後,他頭也不回、汗也不揩,告別了唐家川,越過沙家咀,跨過通安河,邁進學校門走上講時,已經10點多了!這時,汗洗衣衫氣喘吁吁的他,環視學生一周,看到群學生渴求知識的眼神,於是,他精神倍增,打開課本,拿起粉筆,邊講邊板書……如此的日子過了好久,學生家長紛紛給村委會反映,這樣太耽誤學生了。在全村群眾的呼聲中,他每天早晨興修水利的勞動任務被取消了。那時,因天旱莊稼多年歉收,他生活過得相當緊張,窮困潦倒,但他始終信念不衰,意志堅定,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奮鬥不止的精神從未動搖過,反而愈挫愈勇!
通安小學的前身是夏家雷灣的私塾,始建於1941年,校址在夏家陽灣雷灣的舊莊闊,莊闊里只有一眼窯洞(其他的房屋因1920年西海固大地震時震壞了),這眼寬大的窯洞,東面是炕,西面地下用泥和擊子做的土墩,土墩上架着木板,學生在木板上寫字,先生坐在炕上教書(先生姓王,是夏春華老太爺從王集鄉寨科村請來的。王先生短小精悍,學識淵博,是新坪新張家張嗣功的弟子)。當時在校學生有夏可智、宋宗祥、宋宗宇、夏玉瑛、夏玉芳、夏俊臣、劉秀海、宋克儉、宋克讓、方秀琦、王兆恆等15人。
由於窯洞年久不安全,屬於危窯,還因學校較偏,經當地紳士們協商,於1943年夏,將學校搬遷到通安城劉家場的一間大房中,具體地址在通安城王瑛家莊前。那時的學生有劉有福、石晶、宿耀華、張文斌、劉秀海、劉秀奇、劉秀清、溫思存、冉斌、張具海、劉成漢、丁繼成等20多人。後來因房子漏,沒有校牆等因素,將學校移到劉家糖坊舊院。其間先後由寨科的王先生和韓集鄉康溝村的朱先生教書,直到1955年,兩位先生相繼離開,由王瑛老師任教,學生20人上下。1957年進入高級社後,因高山社是全村中心,經村委會研究決定,將學校遷到高山社。教師增加到2人;1957一1959年,教師是王瑛、黃林明、冉德蕊(徐秉章妻),外地教師余兆豐(新坪人)、王治家(王集)和韓慕會(郭莊)。他們都是鄰村人,有的只待了半年,有的一年,因條件所限,吃住不便就離開了。1958年來了一位公派教員,名叫梁玉雄,僅一年就離開了;1960一1962年,教師姜克明(老君謝垠人)宋克讓二人(姜是校長);1962年8月一1969年6月,教師劉剛(校長)、教師宋克讓。1969年後半年,教師劉剛、丁玉堂;1968年改為五年制,1970年第一屆完小畢業學生11人,其中10人考入大溝中學,他們是李滿江、劉淑蘭、茹守仁、劉軍、苟全仁、張守仁、史新忠、夏平霞(推薦上了中專)、石樹仁、李作仁、徐煥章。1970年上半年,劉剛(校長)、蒲進孝;1970年8月至1975年6月,楊茂青(校長),教師劉剛、蒲進孝、王瑛、劉秀明;(蒲進孝在校2年就當了售貨員,劉秀明3年時間就不幹了。)之後來了陳守榮、安席奎、李富祥、劉平,1975年8月至1980年6月,公派教師陳好武任校長,楊茂青1975年後半年調離;1978年後半年,安席奎考上了甘肅師大(後更名為西北師範大學),李富祥考入靖遠師範,陳守榮去天水岷山機械(軍工保密)廠工作,劉炎考入西安礦業學院;1975年後半年調入公派教師王治國,民教李宗俊、劉作、夏守唐、張守仁、馬正元等人;1980年8月,陳好武、王治國調出。調入孫海和王育禮兩位公派教師。1980年8月至1984年6月,劉剛任校長,後又調入公派教師韓進,李宗俊任民教半年後考取蘭師專後轉師大,1982年馬正元因計劃生育被辭退,同年王瑛在王河任教時辭職,夏守唐替王瑛去王河任教,鄭思雄替馬正元,劉作1983年10月辭職,陳作榮、宋克仁入校任民教,夏可軍、夏可忠兩位民教入校時間不長,韓進一年後調出。同時,公派教師鄭新明調入,王明祿入校任民教。1984年8月劉剛調大溝學區,牛燈明、蒲瓊、劉仰明、劉育戈、王介忠、方志忠(公派)相繼調入。
劉剛是沒有受到特殊時期影響的高中生,是經過嚴格訓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穿釘鞋走泥路一一紮紮實實從一年級學到高三的老高三,高中畢業生。他高中畢業後,就回到通安城,當了通安小學的民請教師併兼任校長。黨和人民十分信任地把通安小學交給了他。他身兼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學,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他晝思夜想:要搞好教育教學,光有知識還遠遠不夠,需要的是教書育人的好方法,需要的是科學管理的好措施。這些好的方法和措施,從哪裡能得到呢?帶着這些問題,他想了好多,也做了好多工作,總覺得不夠完美又需在現實中進一步完善,他利用星期天或節假日,多次去附近的名校一一也是他的母校一一袁咀小學。分別找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一一向他們虛心請教,並做了詳細的筆記。向校長請教了學校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又了解了校規、校紀、校訓等。還認真翻閱了優秀教案,察看了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安排,教學進度中的具體內容,如階段檢查、中期與期末考試的安排與總結等等。回來後,把取到的「真經」與自己制定的內容加以篩選、整合,制定出了一系列比較完備而較切合實際的教學制度和管理制度。這些制度經過不斷實踐、去粗取精,刪繁就簡,豐富完善,一直沿用到20世紀80年代初。
有了這些,他認為:一所好的學校,關鍵在於一支作風精良,團結向上,協作互助,愛崗敬業,忘我工作,愛生如子,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教師隊伍。為此,他嘔心瀝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提醒自己,不怕吃苦,披星戴月,任勞任怨,競競業業,勤勤懇懇,孜孜不倦,學而不厭,教而不煩。沉重的擔子壓得他沒有胡思亂想的機會,只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挽起褲腿向前進。十幾年如一日,他累彎了腰,累圈了腿。他沒有放棄過一個調皮學生,不管學生多調皮,不管學生成績多差,即使考不上初中,跟着他五年學做人,將來到社會上也一定是一個有用的人,他經常給學生補課,卻從來不知道收一分錢,因為在他的腦海里,從沒產生過這種意念。他深知,教育是奉獻而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義而不是功利;教師先自重才能受尊重。
他死心塌地,要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作貢獻,他沒有公派教師調出調入的奢望,也沒有民請教師「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算」的念頭。他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管理水平高,是遐邇聞名的嚴師高師名師。通安小學的學生,在全鄉歷次統考評比中,一直名列前茅![1]
作者簡介
劉軍,男,會寧大溝通安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歷,會寧一中高級教師,現已光榮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