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安教师流动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刘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安教师流动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通安教师流动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中国当代作家刘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通安教师流动大 一十八年如一日

通安是古代文化名城,也是古代军事战略重镇,相传北宋时,宋与西夏对峙,杨六郎(杨景,字延昭)屯兵通安寨子,凭借这里的险要地势,以少胜多,彻底击溃了屡犯边境的西夏军,至今还流传着“军中有一杨,敌军闻之皆惊惶”的名言。通安地处大沟镇、韩集镇、八里镇和平头川镇四镇的交汇处。这里山大沟深,改革开放前交通十分不便,自然条件严酷,一个接一个的公派教师匆匆而来,又因条件差而匆匆离开

公派教师这里不愿来,其原因是难以生活,这些人光不是为工作而来,当然,衣食住行问题是很现实的事。他们来到这里,衣、食、住、行很不方便衣服破了得自己补,自己补不好去求别人,又难以启齿;想买件衣服,得翻越两座高山跨过两条大河;衣服脏了想洗洗,若逢旱年,用水是个大问题,连喝的水都紧张,哪有水洗衣服?更不要奢望洗澡了!有位公派教师对教育局的同志说:光水就把人能逼疯:到河沟里抬一桶水要排队,有时需花一天的时间。这桶水要先保证喝茶用水,吃饭用水,洗菜、洗锅洗碗筷用水,还要用于洗脸、刷牙,抹桌子、屋里洒地等等。白天上课倒不成问题,和孩子们在一起挺欢乐的,可到了夜晚就寂寞难耐了,学校是众人来往的地方,住在学校离人家较远,死一般地静,突然间有响动,令人毛骨悚然!夜间狼刨门的现象时有发生,猫头鹰的叫声也挺吓人,有时惊得人夜不能寐,惶恐万分,盼到次日天明,就想卷起铺盖走人。度日如年,一学期甚至一年真难熬啊!出门想散散步,下沟就是大河,羊肠小道,行路艰难,不慎滑倒,滚落河底或坠入悬崖,也绝非不可能!会宁是个艰苦地方,像通安这样艰苦的地方在会宁县也是排名靠前的! 听了这位公派教师的诉苦,教育局同志只是安慰对方暂时克服困难,答应一学期或一年调离他。

改革开放前,来这里的公派教师留不住,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公派教师和民请教师也难留得住。常言道:“人往高(好)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都想走出深沟大涧,到条件好一些的地方去。这里的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就是自己再苦再累,也要供娃考上大专院校,走出大山,将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地方安家落户,渐渐地情况好转了,他们也苦不动了,去给儿女们看娃(抱孙子),享几年清福,在城市的公园里散散步,跳跳舞,感受一下外面的精彩世界!

民请教师的工资很低,他们分为三类:有社请的、乡请的和县请的,他们的报酬最初都是生产队记工10分。改革开放后,有所增加,月工资5元、10元和15元不等。他们吃住在家里,早出晚归,主要收入还得靠种地来养活一家人。身上的担子可不轻,种地、教书两手抓,还要做到两不误,真难啊!工作量很大,一天累得精疲力尽。有的熬了半辈子,盼望将来有个转正的机会,就咬着牙,疲于奔命地来回跑;有的民教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选择放弃,在春天将庄稼种好后,由妻子守着家,自己去外面打工挣钱,因为打工收入远高于民教收入;有的因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不中用小不中用,自己身上的担子太重,只好辞职;有的因违犯计划生育,被组织辞退;有的争分夺秒,在暑假寒假或逢年过节,挤时抽空,复习文化课,甚至在夜深人静时,他们还秉烛苦学于文山书海,负出了巨大的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获得了回报:或考上了师范,或转为公派教师……

以上的酸苦,除违犯计划生育和自退者之外,大多数是刘刚老师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众不同的是他还因家庭出身不好,日子过得更艰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既要受学校管理制度的约束,又要接受社(生产队)里分配的劳动任务。星期天(那时没有双日),社长(生产队长)给他分配了繁重的农活,他从早干到晚,累得腰酸腿痛,头晕眼花;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早晨五点多,他握着手电筒扛着铁锨,小跑步去刘家岔的张坪社与通安社交界的唐家川。到那里兴修水利,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土方搬运任务,他干起活来真不要命,为了早些完成任务,不误学生的上课时间,他推着满载土块的架子车(人力运输工具),不遗余力,多拉快跑,争分夺秒。完成任务后,他头也不回、汗也不揩,告别了唐家川,越过沙家咀,跨过通安河,迈进学校门走上讲时,已经10点多了!这时,汗洗衣衫气喘吁吁的他,环视学生一周,看到群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于是,他精神倍增,打开课本,拿起粉笔,边讲边板书……如此的日子过了好久,学生家长纷纷给村委会反映,这样太耽误学生了。在全村群众的呼声中,他每天早晨兴修水利的劳动任务被取消了。那时,因天旱庄稼多年歉收,他生活过得相当紧张,穷困潦倒,但他始终信念不衰,意志坚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止的精神从未动摇过,反而愈挫愈勇!

通安小学的前身是夏家雷湾的私塾,始建于1941年,校址在夏家阳湾雷湾的旧庄阔,庄阔里只有一眼窑洞(其他的房屋因1920年西海固大地震时震坏了),这眼宽大的窑洞,东面是炕,西面地下用泥和击子做的土墩,土墩上架着木板,学生在木板上写字,先生坐在炕上教书(先生姓王,是夏春华老太爷从王集乡寨科村请来的。王先生短小精悍,学识渊博,是新坪新张家张嗣功的弟子)。当时在校学生有夏可智、宋宗祥、宋宗宇、夏玉瑛、夏玉芳、夏俊臣、刘秀海、宋克俭、宋克让、方秀琦、王兆恒等15人。

由于窑洞年久不安全,属于危窑,还因学校较偏,经当地绅士们协商,于1943年夏,将学校搬迁到通安城刘家场的一间大房中,具体地址在通安城王瑛家庄前。那时的学生有刘有福、石晶、宿耀华、张文斌、刘秀海、刘秀奇、刘秀清、温思存、冉斌、张具海、刘成汉、丁继成等20多人。后来因房子漏,没有校墙等因素,将学校移到刘家糖坊旧院。其间先后由寨科的王先生和韩集乡康沟村的朱先生教书,直到1955年,两位先生相继离开,由王瑛老师任教,学生20人上下。1957年进入高级社后,因高山社是全村中心,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将学校迁到高山社。教师增加到2人;1957一1959年,教师是王瑛、黄林明、冉德蕊(徐秉章妻),外地教师余兆丰(新坪人)、王治家(王集)和韩慕会(郭庄)。他们都是邻村人,有的只待了半年,有的一年,因条件所限,吃住不便就离开了。1958年来了一位公派教员,名叫梁玉雄,仅一年就离开了;1960一1962年,教师姜克明(老君谢垠人)宋克让二人(姜是校长);1962年8月一1969年6月,教师刘刚(校长)、教师宋克让。1969年后半年,教师刘刚、丁玉堂;1968年改为五年制,1970年第一届完小毕业学生11人,其中10人考入大沟中学,他们是李满江、刘淑兰、茹守仁、刘军、苟全仁、张守仁、史新忠、夏平霞(推荐上了中专)、石树仁、李作仁、徐焕章。1970年上半年,刘刚(校长)、蒲进孝;1970年8月至1975年6月,杨茂青(校长),教师刘刚、蒲进孝、王瑛、刘秀明;(蒲进孝在校2年就当了售货员,刘秀明3年时间就不干了。)之后来了陈守荣、安席奎、李富祥、刘平,1975年8月至1980年6月,公派教师陈好武任校长,杨茂青1975年后半年调离;1978年后半年,安席奎考上了甘肃师大(后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李富祥考入靖远师范,陈守荣去天水岷山机械(军工保密)厂工作,刘炎考入西安矿业学院;1975年后半年调入公派教师王治国,民教李宗俊、刘作、夏守唐、张守仁、马正元等人;1980年8月,陈好武、王治国调出。调入孙海和王育礼两位公派教师。1980年8月至1984年6月,刘刚任校长,后又调入公派教师韩进,李宗俊任民教半年后考取兰师专后转师大,1982年马正元因计划生育被辞退,同年王瑛在王河任教时辞职,夏守唐替王瑛去王河任教,郑思雄替马正元,刘作1983年10月辞职,陈作荣、宋克仁入校任民教,夏可军、夏可忠两位民教入校时间不长,韩进一年后调出。同时,公派教师郑新明调入,王明禄入校任民教。1984年8月刘刚调大沟学区,牛灯明、蒲琼、刘仰明、刘育戈、王介忠、方志忠(公派)相继调入。

刘刚是没有受到特殊时期影响的高中生,是经过严格训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穿钉鞋走泥路一一扎扎实实从一年级学到高三的老高三,高中毕业生。他高中毕业后,就回到通安城,当了通安小学的民请教师并兼任校长。党和人民十分信任地把通安小学交给了他。他身兼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他昼思夜想:要搞好教育教学,光有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的是教书育人的好方法,需要的是科学管理的好措施。这些好的方法和措施,从哪里能得到呢?带着这些问题,他想了好多,也做了好多工作,总觉得不够完美又需在现实中进一步完善,他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多次去附近的名校一一也是他的母校一一袁咀小学。分别找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一一向他们虚心请教,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向校长请教了学校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又了解了校规、校纪、校训等。还认真翻阅了优秀教案,察看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安排,教学进度中的具体内容,如阶段检查、中期与期末考试的安排与总结等等。回来后,把取到的“真经”与自己制定的内容加以筛选、整合,制定出了一系列比较完备而较切合实际的教学制度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经过不断实践、去粗取精,删繁就简,丰富完善,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初。

有了这些,他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关键在于一支作风精良,团结向上,协作互助,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爱生如子,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为此,他呕心沥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怕吃苦,披星戴月,任劳任怨,竞竞业业,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学而不厌,教而不烦。沉重的担子压得他没有胡思乱想的机会,只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挽起裤腿向前进。十几年如一日,他累弯了腰,累圈了腿。他没有放弃过一个调皮学生,不管学生多调皮,不管学生成绩多差,即使考不上初中,跟着他五年学做人,将来到社会上也一定是一个有用的人,他经常给学生补课,却从来不知道收一分钱,因为在他的脑海里,从没产生过这种意念。他深知,教育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教育是公义而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

他死心塌地,要为家乡教育事业作贡献,他没有公派教师调出调入的奢望,也没有民请教师“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算”的念头。他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是遐迩闻名的严师高师名师。通安小学的学生,在全乡历次统考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1]

作者简介

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