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連雲港市灌雲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連雲港市灌雲縣博物館灌雲縣博物館成立於1985年,屬蘇北第一批縣級博物館,素有「中國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稱的灌雲縣,石棺墓群在1981年發現,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連雲港市博物館和灌雲縣博物館聯合進行科學發掘,該墓地不僅是迄今國內發現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灌雲縣博物館的前身為灌雲縣圖書館文物辦公室。部分藏品由縣文化館移交。經1984年文物普查以及大伊山遺址的發掘,文物藏品遽增為此,灌雲縣政府決定建立灌雲縣博物館。

簡介

灌雲縣博物館成立於1985年,屬蘇北第一批縣級博物館,素有「中國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稱的灌雲縣,石棺墓群在1981年發現,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連雲港市博物館和灌雲縣博物館聯合進行科學發掘,該墓地不僅是迄今國內發現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灌雲縣博物館的前身為灌雲縣圖書館文物辦公室。部分藏品由縣文化館移交。經1984年文物普查以及大伊山遺址的發掘,文物藏品遽增為此,灌雲縣政府決定建立灌雲縣博物館[1]

發展歷史

博物館於1985年6月25日建立。隸屬灌雲縣文化局。

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灌雲縣委、縣政府決定新建縣博物館,項目規劃位於縣城新區,占地面積36畝,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2008年12月動工。

2008年12月,該縣博物館建設項目已通過審批,於年底開工建設。

館藏文物

灌雲縣博物館的陳列內容為:灌雲縣歷史文物陳列,主要展品有新石器時代文物、漢代文物以及部分明清字畫。展品共計200件。

館藏文物有3500件,原始社會以來應有盡有,基本不斷代,是該縣數千年文明史的一個縮影,最為突出的是新石器時代大伊山石棺墓遺址出土的170多件陶石骨玉器、凸顯灌雲地處漢文化帶地域特徵的一批陶器和明代到民國期間的1000餘幅名人字畫,博物館建設是保護、傳承、利用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舉措。

灌雲博物館的大伊山遺址出土文物,兼具了長江下游馬家浜文化和黃河下游北辛文化的特點,典型器如腰沿器、夾砂陶,該遺址中還出現了製作精美的玉器,如玉璜、玉玦、綠松石耳墜等。其中一、二、三級珍貴文物有140件。這些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為研究灌雲縣的歷史提供了實物佐證。

考古發現

從灌雲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傳來好消息,灌雲縣文物普查工作隊在田野調查中,於縣城大伊山新發現了兩處梅花鹿岩畫。

灌雲縣大伊山梅花鹿岩畫是1995年公布的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伊山主峰大山圩西側的一處絕壁上,作於元皇慶二年(1313年),陰刻鹿畫和銘文兩部分,鹿角為單枝,呈倒八字形,周身斑紋,短尾,行走狀,鹿身後楷書銘文。新發現的兩處梅花鹿岩畫分別位於大伊山大龜腰山金雞嶺上方和大山圩西北側峭壁處,二鹿畫面陰刻,較小,一鹿雙枝,一鹿無角,均作回首狀顧盼省保單位之梅花鹿。

業內人士認為,岩畫[2]系附近居民上山拜崖祈福所用,三處岩畫應為三個互相呼應的梅花鹿岩畫組合,而省保單位梅花鹿畫面較大,且有銘文,似應為核心。元代岩畫在本地鮮有發現,對研究元代海岱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活動

灌雲縣博物館自建館以及,先後舉辦各類展覽幾十餘次。諸如「徐蕃夫婦古屍文物展」、「連雲港市出土文物展」、「灌雲縣革命文物展」、「灌雲縣歷史文物展」等,博物館內專業工作人員,還積極從事科研活動。先後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考古、地方史研究文章幾十篇。

視頻

連雲港市灌雲縣博物館 相關視頻

灌雲縣博物館
連雲港博物館,裡面有什麼好的收藏品,進去看看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