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贝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达尔贝达 | |
---|---|
达尔贝达(Dar el Beida)原名安法,别名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人口约290万。该市拥有全国70%的现代工业,市区和郊区有1000多座工厂。城郊为富庶农业区,内陆腹地宽广,富有磷灰石等矿产资源。该市平均海拔50米,气候温和,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城市临海,树木常青,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是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1]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16名。[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达尔贝达 | 外文名称 | Dar el Beida |
别 名 | 卡萨布兰卡 | 所属地区 | 摩洛哥王国 |
人 口 | 290万(2009年) | 著名景点 | 哈桑二世清真寺 |
机 场 | 卡萨布兰卡机场 | 主要宗教 | 伊斯兰教 |
概况
达尔贝达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西南,距拉巴特88公里。该市濒临大西洋,树木常青,气候宜人。全年气候温和,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该市作为摩洛哥经济中心,集中了全国4/5的现代工业。食品工业居全国首位;其他工业门类繁多,主要有纺织、服装等,其次为化学、炼油、建材、水泥、机械、车辆装配、造船、炼钢、印刷等。商业、金融业发达,举办年度国际博览会。达尔贝达港码头长6千米,人工深水码头长4880米,平均水深12米,为非洲最大人工港之一,约占全国港口吞吐量的三分之二。有磷酸盐、柑橘、谷物、杂货和石油专用码头,可容10万吨级油轮。有时大西洋上海浪滔天,港内却水波不兴。输出磷酸盐、水果、鱼罐头、铅锌矿,输入粮食、钢材、机器等。有重要渔港,捕捞沙丁鱼、金枪鱼。高速公路通拉巴特,铁路和公路通国内主要城镇,东郊和西南郊有国际机场。沿海风光宜人,市内多文物古迹,有古王宫和多处清真寺、博物馆,旅游业发达。
历史
达尔贝达有着悠久的历史。12世纪,柏柏尔人在此建立了一座城市,将其命名为安法,意为“高地”。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入当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5世纪中叶,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安法,并将其夷为平地。1770年,摩洛哥国王下令在安法城旧址兴建一座新城,将其命名为达尔贝达,意为“白色的房子”。18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达尔贝达的贸易特权,将其更名为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中,“卡萨布兰卡”同样意为“白色的房子”。1907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并在此建设了港口。卡萨布兰卡从此成为摩洛哥的主要贸易口岸,该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将该市名称恢复为达尔贝达。
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会议讨论了二战后期非洲、地中海、太平洋战局和对轴心国作战问题,并就加强对德国的轰炸、土耳其在战争中的立场、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命运等问题进行磋商。会议结束后,罗斯福在2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同盟国将把对德、意、日的战争进行到这三国“无条件投降”为止。[3] 此次会议使得卡萨布兰卡名扬天下,成为世界名城之一。
经济
达尔贝达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现代工业,工业产值占全国的80%(2006年)。商业也十分繁荣,是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地。达尔贝达的交通网络方便,市中心东边的Casa-Voyageurs火车站是枢纽站,通往摩洛哥各大城市。搭乘市内启程的CTM巴士同样可前往非斯(Fes)、梅克内斯(Meknes)等城市,其它大型出租车(grands taxi)也都停靠在每一个CTM巴士站。乘坐该市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前往郊区或是邻近城市都相当方便。达尔贝达是非洲最大人工港之一,港外筑有长3180米的纵向防波堤,港内风平浪静,平均水深12米,码头长约6公里,分为磷酸盐、柑橘、谷物、杂货等专用码头,可同时接纳20艘商船;其北25公里的穆罕默迪亚是石油专用港,可接纳10万吨级油轮。1980年货物吞吐量2065.6万吨,占全国海港总吞吐量2/3以上。工业区主要在东部,沿达尔贝达—拉巴特公路伸展。
旅游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达尔贝达,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西北非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它是由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议修建的,因此该寺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座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名穆斯林作祷告。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承担了工程的设计任务,并在1987年8月11日破土动工兴建。经过3.5万名劳工和技术人员的日夜修建,终于在1993年8月30日竣工并开放,总投资达5.4亿美元。哈桑二世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
寺内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大厅内铺着红地毯,拐角处巧妙地摆放着一些精品饰物,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更显得整个寺院富堂皇。再加上22扇铜制大门像肃立的卫士,散布在寺院内的1000个大小不一的喷泉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宫女,使进入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信徒仿佛置身于华丽的王宫之中。
哈桑二世清真寺占地9公顷。寺区面积为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高60米,共分4层:下面两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祈祷的场所;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妇女祷告之用;最上面一层则是活动式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寺内。宣礼塔高达200米,可通过楼梯或电梯直达其顶端。塔顶装有激光设备,夜间设备打开后,长达35公里的光束为穆斯林指引着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方向。
寺内还设有会议和演讲厅、博物馆、图书馆、经学院、地下车库等附属建筑。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图书馆,馆内藏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赠送给该寺的一本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兰经》真本。在清真寺的底部是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浴池,可容纳1400人同时入浴。此外,该清真寺还配有先进的自动灭火装置、广播通讯系统和监控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安全设备最先进的一座清真寺。它为达尔贝达这座享有“大西洋新娘”美称的城市增添了几分诱人的魅力。
文化
达尔贝达曾在小说《疯沙》中出现,许多读者也因此爱上了这个地方。
相关视频
1、大美圣境_中国·乡城—摩洛哥·达尔贝达
2、美的不真实的城市,全城都是整齐的白房子,达尔贝达简直是童话里的样子!
参考来源
- ↑ 卡萨布兰卡的光影足迹,新浪网,2009年05月12日
- ↑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揭晓,全球城市实验室,2020-01-10
- ↑ 今日战史回顾,和讯网,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