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越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瓜生長勢較強。根系發達。莖蔓性、有棱、分枝性強。

葉五角心臟形、深綠色,葉面較皺。

多雌、雄同株異花,側蔓,特別是孫蔓第1、2節多生雌花。

果實長圓筒形或橢圓形、果面光滑、長20~30厘米,單果重0.4~2.5千克,果皮綠白、墨綠或有深綠斑紋。

果肉白或淺綠色,味淡無香氣。

越瓜喜溫暖。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15℃,適溫28~30℃;植株生長發育適溫為25~30℃,13℃以下受抑制。

地溫14℃以下根系生長停滯。

耐熱性、耐濕性、抗病性較強。其生長發育規律近似甜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越瓜 亞 門 合瓣花亞綱 別 稱 庵瓜、生瓜、梢瓜、酥瓜 被子植物門
植物界 南瓜族 葫蘆目 葫蘆科
拉丁學名 Cucumis melo var.conomon 雙子葉植 黃瓜屬

基本簡介

越瓜生長勢較強。根系發達。莖蔓性、有棱、分枝性強。

葉五角心臟形、深綠色,葉面較皺。多雌、雄同株異花,側蔓,特別是孫蔓第1、2節多生雌花。

果實長圓筒形或橢圓形、果面光滑、長20~30厘米,單果重0.4~2.5千克,果皮綠白、墨綠或有深綠斑紋。

果肉白或淺綠色,味淡無香氣。越瓜喜溫暖。

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15℃,適溫28~30℃。

植株生長發育適溫為25~30℃,13℃以下受抑制。地溫14℃以下根系生長停滯。

耐熱性、耐濕性、抗病性較強。其生長發育規律近似甜瓜。

分布情況

原產於熱帶亞洲、中國大陸,日本與中國大陸栽培最盛。

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及東南亞。中國栽培較普遍。一般認為,越瓜、菜瓜與甜瓜起源於同一物種。

甜瓜由非洲經中東傳入印度進一步分化後,經越南傳中國,故名越瓜。

6~7世紀由中國傳入日本。

越瓜在中國自古栽培,公元6世紀30年代左右的《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其後宋代已有梢瓜之稱。

栽培技術

越瓜為喜溫耐熱作物,在栽培時間上以其果實發育成熟期在當地的高溫乾旱季節最為理想。

我國露地最適栽培時間均為春播夏收。

華南地區,大多為2~3月份播種,5~6月份收穫。

黃淮海地區、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為4月播種,7月收穫。露地直播,播種期可安排在晚霜過後再出苗的時間。

整地施肥:越瓜地的選擇,應嚴格避免重茬,不要在3~5年內種過瓜的地塊和輪作年限不夠的地塊上種植。

適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過分粘重。

地下水位太高或低洼地,不適合種植。

整地深翻、施肥後,做成平畦或高畦。

栽培技術

春早熟栽培是在冬季或早春進行育苗,定植在保護設施中,晚春或初夏開始收穫上市的一種栽培方式。

該方式產量高,品質好,上市早,經濟效益很高,在我國華北地區有一定生產面積。

栽培時間:栽培時間因地區及利用的設施不同而不同。

華北地區在利用保溫性能較好的日光溫室栽培時,於1月中旬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旬即可上市。

利用保溫性能較好的塑料中、小棚,上面有草苫子作保溫覆蓋物時,於2月上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初即可上市。

藥用價值

【功效主治】主利腸胃,止煩渴,利小便,去煩熱,解酒毒,宣洩熱氣。和飯作醃魚,久食益腸胃。

把它燒灰,能敷口角吻瘡及**熱瘡。但生吃多冷中動氣,使人胸痛,臍下結塊脹痛,發各種瘡。

【性能】味甘,性寒。能清熱止渴,利小便。

【用途】用於煩熱口渴,小便短赤不利。[1]

【用法】生食,絞汁飲或煮熟食。

【注意】生食過多能損人脾胃陽氣,故脾胃虛寒者慎用。

【附方】越瓜汁:越瓜250g,切碎,搗爛,絞汁,每次服半懷,或調以適量蜂蜜。生食鮮瓜亦可。

參考來源

  1. 越瓜的營養價值,蘋果綠養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