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赵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抃
赵抃
出生 1008年
逝世 1084年
籍贯 浙江衢州
研究领域
政治人物、诗词、书法

人物简介

赵抃(1008~1084) 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任殿中侍御史,赵湘之孙。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年四十余,究心宗教。初在衢州,常亲近蒋山法泉禅师[1],禅师未尝容措一词。及在青州,政事之余多晏坐,一日忽闻雷震,大悟。乃作偈云:“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累官至参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后谥清献[2],苏轼曾为之作《清献公神道碑》。

赵抃是名臣、大臣。他最后退下来,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不要看错了,说他腰里都是黄金美钞所以退休了。这个黄金不是黄金美钞,看京剧就知道,所谓“斗大黄金印,年高白玉堂。”古代方面大员的印信,实际上是一颗铜的大印,叫作“黄金印”,有如现在中央部会的印,铸印局用铜铸的,也可叫黄金印。“腰佩黄金已退藏”,是说退还了那颗黄金印。“个中消息也寻常”,一生风云人物,其实很平常。“世人欲识高斋老”,他下来以后所住的地方叫高斋,他说你们以为住在高斋的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想认识认识他是何等样的人吗?“只是柯村赵四郎”,其实还是当年住在柯村的赵老四啊!他是那么平淡,那么平凡。所以一个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而赵拤最后的谥号是两个字“清献”,历史上的赵清献公,就是赵拤,他一生都奉献给国家,而一生清正,到达这个程度是很难的。 元丰七年(1084),赵抃逝世,终年76岁。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苏轼撰《赵清献公神道碑》赞称:“东郭慎子清,孟献子之廉,郑子产之惠,晋叔向之贤,抃一人兼而有之”。宰相韩琦赞赵抃为“世人标表”。

为政成就

由于面颜黑,人称“铁面御史”。与当时的包拯齐名,其实戏曲中的包拯形象正是赵忭。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 景祐元年(1034)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文学成就

擅豪翰,笔迹 劲丽。为政相当清简,不喜欢 繁文缛节。他同时也是个相当重视自身修为,学道有成的人,每到夜晚,必先沐浴、焚香,再将日间作为恭谨地秉告上天。 宋神宗立,召知谏院,并对他说:“闻卿匹马入蜀,以 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折新荷引/折新荷》 雨过回廊,圆荷嫩绿新抽。越女轻盈,画桡稳泛兰舟。芳容艳粉,红香透、脉脉娇羞。菱歌隐隐渐遥,依约回眸。堤上郎心,波间妆影迟留。不觉归时,淡天碧衬蟾钩。风蝉噪晚,馀霞际、几点沙鸥。渔笛、不道有人,独倚危楼。 《次韵孔宪蓬莱阁》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书法成就

赵抃工诗善书,和他同时代的 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阁下尺牍》用笔端正严谨,点画 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 颜体,偏向“丽”的书风。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却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

相关史料

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赵抃传》[3]。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琴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宋史·赵抃书》原话为:“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在四川崇州(古蜀州)后人为纪念赵忭与陆游在罨画池旁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其后人为纪念此事以此为堂号曰琴鹤堂。

相关文章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宋神宗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遭遇严重旱灾。虽未立见饥荒,但时任越州长官的赵忭却敏锐预见到灾难即将来临。因此,在这年九月百姓未被饥荒所苦之前,赵忭就下文书询问所属各县遭受旱灾的有多少个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筑沟渠堤防的有多少处?仓库里的钱粮可供赈灾的有多少?可以征募出粮的富户有多少?令各县呈文上报,以为救灾的前期准备。

各州县官吏汇总的结果是,全州孤儿、老人、疾病、体弱不能养活自己的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按历来的规矩,官府每年发给穷人的救济粮限额为三千石。若死守此数,将有一部分灾民得不到救助。怎么办?赵忭征收富户上缴的和僧道士多余的粮米,共得谷物四万八千多石。这样,就可以用来补助缺口了。 饥荒果然来临,粮食分发到位。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可领一升救济粮,孩童则为半升。领米的人多,赵忭担心发生相互践踏,又规定男人女人分别在不同的日子领米,并且每人一次可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乡民会因灾流离失所,就在城镇郊外设置了发粮点共五十七处,让乡民就便领粮,并通告大家,离开居住地的不发给粮食。灾民有了稳定的粮食接济,忧虑大减。

为使有钱买粮的人买得到粮,赵忭告诫富人不得囤积粮米不卖。还采取措施,调出官粮五万二千余石,低价卖给百姓,平抑市场粮食价格。又设置卖粮点十八处,为买粮者提供方便。对无钱买粮的人,他的办法是雇用他们修补城墙,然后发两倍的工钱、粮食。对愿意出利息借钱的老百姓,劝告富人家尽量出借,并承诺等田中谷熟,由官府出面责令偿还,让富人借贷无虑。对被抛弃的小孩,设专人予以收养。

灾后必有疫情,第二年春瘟疫严重。官府设病院安置无家可归的病人,每处招募两位通医僧人照料病人的医药和饮食;对病死的人及时就地安葬;“生者得食,病者得医,死者得葬。 ”

当时的法律规定,遇灾发放救济三个月为限,但赵忭这次却发放了五个月才停。他要求下属从实际灾情出发,便宜从事,不要死守陈规。若上面追究责任,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下属。在救灾期间,赵忭早晚操劳,从未稍微懈怠,事无巨细,亲自处理,还自掏腰包,为病人买药买粮。

赵忭的救灾部署,环环紧扣,周到周全。对此,宋朝大散文家曾巩写有《越州赵公救灾记》。他在文中不无感慨地写道:“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这就叫“其荒政可师”。

相关记载

纪念建筑

赵抃祠

赵抃祠在衢州市区钟楼底,始建于宋咸淳四年(1268)。郡守陈蒙清于朝而立,位于抃公故里“孝悌里”,今衢州沙湾书院村。明弘治十二年始,每春秋仲月知县率僚具常服随府行礼。嘉靖十三年秋,郡守郑柏兴筑清献祠于城南(今衢州道贯巷南端),时以遇风雨不便,迁元妙观右(今新衢小学)官地数亩作赵公祠,作堂三楹、退堂三楹、门一楹、周围筑墙。万历十三年间,郡守廖希元复移址于浮石门内的祥符寺(今衢州城区北隅钟楼底西侧),将原刘都宪羽泉之祠转他处,改建为赵公祠;其间康熙、同治年代数次修茸,最后一次修建于民国九年,占地447平方米,现为衢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构

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447平方米,平面为纵长方形,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前厅和后厅,前后厅之间有一天井。旁为高斋,紧靠赵抃祠东面,坐西朝东,占地124平方米,西边天井旁有清代郑永禧书《重建赵清献公高斋碑记》。清罗以智撰有《赵清献年谱》一卷[清抄本 清王棻校],南京图书馆藏。

特色

位于衢州老城区钟楼底西侧,平面呈长方形,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布局。有正祠、正室三楹、两厢等。跨进厚实的大门,即会感到一股威严的气息,或许真的是一代廉吏的气势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入门处有一幕大屏风,屏风正面是一张放大了的“旷代廉吏”塑像照片,背面是清时刘国光的

四首题诗。祠内从左至右按顺序记载了清献公的主要生平和功绩,按“家世源流”、“宦游地方”、“年谱”、“履历表”等展区一一陈列,使瞻仰者一目了然;正殿上方端坐着清献公的塑像,面容严谨,神态自若,两边站着书童,一人执琴,一人牵鹤,充分体现了清献公的清廉本色。

传承

赵抃一生廉政为民,书法诗词独具一格,其精神和作品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众多执政官员的行为楷模,尤其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有着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赵抃精神、赵抃诗词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9年12月8衢州市赵抃廉政文化节·中小学赵诗词吟唱团体赛在书院中学大礼堂举行。来自书院中学初二、初三年级的5个班级参加了本次比赛,学生们身穿校服以班级为单位先吟唱后诵读了赵诗词《廉泉》。最后,初一年级登台表演,同学们身着古装手持竹简,齐声吟唱《廉泉》。“伯夷死后泉流在,能使贪人一饮无”这首赵诗词《廉泉》经由书院中学程钢老师谱曲后,被演绎的或深沉低回,或粗犷豪迈。

书院中学是在赵抃兴办的“清献书院”旧址上兴建的,为了让赵抃思想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在音乐课和班会课上学校都组织学生背诵赵抃诗词,学习赵抃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