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职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财政职能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密切联系,并受它们制约。财政通过分配与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自己的功能,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社会主义财政职能具体运用的效果,就表现为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财政职能有下列的不同阶段与不同说法。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财政职能的体现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财政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环保能源等领域的投入,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2、保障社会公平:我国财政通过实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政策,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公平。
3、维护国家安全:我国财政通过支持国防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利益。
4、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我国财政通过支持创新、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5、提高财政效益:我国财政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效益,保障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财政的四大职能
财政职能有四大职能,分别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会通过价格与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最佳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财政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因此,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是指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而预算内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我国近年来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实行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税收征管等,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指的是为了解决收入不公平,政府可以根据社会要求的公平标准,通过征税和支出安排调整财富在社会各成员之间分配的比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实际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财政具有的、协调和保证经济稳定的职能。具体含义是指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与手段主要有:
(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即为控制社会总需求水平,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情况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
(2)充分发挥财政制度本身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自动稳定器功能表达在经济处于不稳定功能时,财政制度有自动调节总需求维持经济平衡的作用。
(3)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供给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
监督管理职能指政府在预算决策和资金筹集使用过程中,客观上具有的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活动情况和财政本身的运行进行反映和制约的功能。
财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
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财政管理监督的实现机制应该可以为我国的财政管理监督改革与完善提供借鉴。与法制管理体制相适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财政管理监督职能的运用主体,一般都确定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并以此为依托,结合司法、审计、行政、财务、会计、社会中介机构,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社会公众、舆论等形式,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紧密配合的监督体制,以立法、执法、司法,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日常监察等形式,实行较严密有效的监督,从中体现出财政管理监督法制化应有的广泛性、权威性、严密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1)提高财政管理监督的地位,提高法制化水平。
(2)健全财政管理监督体系。重点是:各级人代会对本级政府的预决算进行监督;财政部门内部对日常业务进行事前、事中监督;审计部门进行事后监督;社会舆论监督。
(3)建立和完善预算支出的有效监控机制。
(4)细化预算编制,夯实监督基础。
(5)普及预算知识,提高监督水平。
(6)加强预算监督配套制度建设。如建立和加强听证制度;强化政协和民主党派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强化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
财政的四大职能相互关系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监督管理职能这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为核心,以资源配置资源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管理监督职能寓于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职能之中,辅助于这些职能并独立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