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谒璿上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谒璿上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谒璿上人》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之一。[1]

诗词正文

《谒璿上人》[2]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

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

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注释

1、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春自岭南北归途中,说见陈铁民《王维年谱》。璿上人:禅宗北宗禅师普寂的弟子,开元末年居于润州江宁县(今南京市)瓦棺寺。参见《宋高僧传》卷一七《元崇传》、《景德传灯录》卷四。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外人内天:语本《庄子·秋水》:"天(自然的禀赋)在内,人(人事)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3、不定不乱:《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我观如来......不定(心不散乱曰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

4、法:佛教指物、实体。渊泊:沈静澹泊。

5、"无心"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帕,鸟倦飞而知还"。

6、色空:谓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虚幻不实的("色"指一切有形的万物)。

7、物物:犹言主宰物。《庄子·在有》:"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8、默语:沉默与言语。际:界限。

9、言言:讲出所要说的话。《列子·说符》:"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

10、神交:谓以精神相交。

11、玄关:指入佛道之关门。

12、德海:谓佛功德之弘大如海。

13、时雨:及时之雨。

14、具:通"俱"。

15、百:众。

16、道:指佛道。

17、断荤血:指佛徒。佛教戒荤食,故云。"荤"全诗原作"臂",据静嘉堂本等改。

18、婴:缠绕,羁绊。世网:尘网,尘世。陆机《赴洛道中作》:"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19、寄:依托。缨佩:官员服饰,又用以指仕宦或仕宦者。

20、空性:佛家语,与真如、佛性、法性等异名而同实。真如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精神性本体、最圆满的真理,获得这种真理,就等于进入成佛的境界。佛教认为现实世界一切皆空,唯有真如是绝对真实、永恒不变的。羁鞅:束缚,约束。

21、承:奉。全诗校:"一作从。"大导师:对佛、菩萨的敬称。此指漩上人。

22、颓然:形容上人坐禅时的那种息思息虑、半睡半醒的状态。

23、覆载:天地。

24、阮家屐:《晋书·阮孚传》:"孚性好屐……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给木屐上蜡),因自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甚闲畅"。

25、筇竹:竹名,又作"邛竹",产于邓都邛山(在今四川荥经西),可为杖。

26、见:同"现"。身云:佛书描写佛、菩萨的法力,每称其能示现种种之身,荫覆世界如云,因谓之身云。

27、示天壤:《庄子·应帝王》载,郑有神巫日季咸,言人之生死祸福,无不神验,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其师壶子,壶子曰:"尝试与来,以予示之"。季咸来,壶子示之以地文(不动之相),季咸谓列子曰:"子之先生死矣!"明日季咸又来,壶子示之以天壤(应动之容),季咸谓列子曰:"子之先生全然有生矣"。后壶子复示以"太冲莫胜"、"未始出吾宗",季咸不识,"自失而走"。

28、法要:佛法之要义。

29、奖:指劝励众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视频

陆游的仕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