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原文
今世谈麻衣柳庄之术者,于人之贫富贵贱寿夭,言之凿凿,并云某运佳某运不佳,若其事之有定格音。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盖信之过深,求之过详,则泥矣。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于文武员弁来谒者,必审视其福量之厚薄,以定用舍及所任之大小。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然接见一人,每于其才之高下,德之浅深,福之厚薄,往往决之而终身不爽,以是负知人之鉴。
夫文正虽不可学,但使阅入稍多而能用心者,亦未尝不可得一二焉。至若并世诸名公,多富贵耆寿,而所蕴又有不止于此者。恐谈相之士,未必能道之,使必执麻衣柳庄之说以求之,则常有合有不合。余不敏,于并世诸名公未能尽接其光仪,而熏其德意,姑就见闻所及者述之:曾文正公器宇凝重,面如满月,须髯甚伟,殆韩子所云。“如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者。”
余所觌当代巨公,无其匹也。知府张澧翰善相人,有癞龙之目,谓公端坐注视,张爪刮须,似癞龙也;惟眉发稍低,故生平劳苦多而逸豫少。威毅伯沅浦尚书,体貌颇似文正,而修硕稍逊焉。
合肥傅相肃毅伯李公,长身鹤立,瞻瞩高远,识敏辞爽,胸无城府,人谓其似仙鹤之相。胡文忠公,精神四溢,威棱慑人,目光闪闪,如岩下电,而面微似皋陶之削瓜。骆文忠公,如乡里老儒,粥粥无能,而外朴内明,能辨贤否。左文襄公,貌亦如老儒,而倜傥好奇,议论风生,适若与骆公相反。盖骆公能用才,而左公喜自用其才者。罗忠节公,貌素不扬,目又短视,不善驰马,衡阳彭雪琴尚书,恂恂儒者,和气蔼然可亲;道州杨厚会尚书,意思深长,貌亦儒雅,鲍武襄公,躯干不逾中人,文弱如不胜衣:四公之貌,皆与其行事不同,殆非世俗所能揣测也。故相朝邑阎公,短小椅健,辞意恳挚,不改关中敦朴气象,丁文诚公,志节清挺,状貌修伟,绰有威风,岑襄勤公,雄姿沈毅,形容黧黑,老于兵间:三公常度,皆人意料所及,闻其行事,即如见其入焉。
又如倭文端公,体亦不逾中人,而洒然出尘,清气可挹,霍邱吴竹如先生,学养完粹,道味盎然;巴陵吴南屏先生,貌虽朴野,而气韵高洁,文似其人:数公道德文章之蕴,亦自有充积流露者。凡余以上所述,谓之尽合相经不可也,谓之尽不合相经亦不可也。余故就耳目所及者,着于篇,俾后有所考焉。若为见闻所不逮者,则不敢论列也。
作者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早年以副贡入曾国藩幕,后随李鸿章[2]办外交。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晚年任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1879年著《筹洋刍议》,主张政治改革,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变法,鼓吹西方君主立宪。1884年中法战争时期,任浙江宁绍台道,与提督欧阳利见在镇海击退法舰进攻。1889年以左副都御史出使英、法、比、意四国。所著《庸庵全集》收入《庸庵文编》、《续编》、《外编》、《海外文编》、《筹洋刍议》、《浙江筹防录》、《出使奏疏》、《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出使日记续刻》等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