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論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二·十四]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鑑賞

「周」是合群的意思,「比」意為勾結。這兩個字都有關係好的意思,但是,「周」有周遍的含義,就是說不與一些人特別密切,而同另外一些人有意疏遠。也就是沒有宗派主義,不黨同伐異,而「比」表示兩者靠得特別緊,關係特別密切,因此在這句話中就有勾結的含義。

孔子用「周」與「比」來概括君子之交與小人之交的根本區別,來規定有道德的人應當遵循的交友之道。「周」與「比」之間的不同首先表現在是以坦誠、友好、善意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而不是以個人好惡為標準來選擇交友的對象,搞小圈子。孔子主張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他說,君子對於天下人,不固定對誰親,也不固定對誰遠,只要是有義的人,都要同他親近(見《里仁》)。這就是說對眾人一視同仁,不論他是不是同鄉,不論他是否有權勢、財富、地位,也不論他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要不是壞人,都應當竭誠以友善的態度與之相處。這就是《子張》中「君子尊賢而容眾」一句表達的意思。因此孔子強調「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堯曰》),他主張搞五湖四海,最反對結成小宗派。

「周」「比」之別還在於人與人之間不應當結成一種無原則的密切關係。儒家嚮往人與人之間有一種深厚的友誼和情感,但是他們主張在相互交往中在人與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是因為他們要維護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反對姑息錯誤的傾向,所以孔子要求「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的名言也反映了同樣的信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過於密切了,以至於對於各自的缺點互相容忍,對於對方的錯誤互相包庇,發展下去必定是互相勾結,沆瀣一氣,朋比為奸。古語云: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這句話雖然出自《莊子·山木》,但是用來表達儒家的友誼觀卻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周」與「比」之間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為公、後者為私;前者以道義相交,後者以臭味相投。出於公心,自然就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語言,這樣友誼才有堅實的基礎;相反,如果從私利出發決定取捨,自然就會疏遠與己利無關者,排斥妨礙自己利益的人。為謀私利,或為某種見不得人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的一伙人,一時打得火熱,形成所謂的莫逆之交,或結成死黨,但是這種關係是不能持久的,他們最終總是因利益的矛盾衝突而分裂,發生內訌,甚至自相殘殺。「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楚策一》),「以勢利交者,勢去則乖」(劉光第《都門偶學記七》)。以道義相交,朋友互助互學,相得益彰,而臭味相投者則必定是狐朋狗友,印度《五卷書》說得好:「對人最有助者莫過於良師益友,世間最有害者莫過於狐朋狗黨。」此語可以為朋比為奸者戒。[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