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螺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螺山镇地处两省(湖北湖南)四县、市、区(洪湖、监利、临湘、云溪)交界处,是洪湖的南大门,省际口子镇,国土面积83.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螺山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南倚浩浩长江,北滨百里洪湖,东挽洪湖市区,西接随岳高速公路,省道沙洪公路横贯全镇,螺(山)儒(溪)汽渡沟通大江南北,螺山船闸贯通长江洪湖。[1]

中文名: 螺山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北 洪湖市

面 积: 83.2 km²

政府驻地: 螺山村

电话区号: 0716

邮政区码: 433215

人口数量: 3.8万人(2009年)

车牌代码: 鄂D

概况

洪湖市辖镇。面积140.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563人(2018中国县域统计年鉴)。辖2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5个渔场。镇政府驻螺山。

沿革

1951年成立洪湖县时,将三县划来的6个乡归第一区辖。1953年监利县韩埠乡划入螺山。1956年分属螺山、铁牛2乡……1961年改螺山、铁牛2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螺山、铁牛从郊区划出,合并为界牌公社。1984年3月,撤销界牌公社,设立界牌区。1985年11月1日,撤销界牌区,螺山镇升为县辖镇,原界牌区辖域统属螺山镇。

1996年,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龙潭、袁家湾、重杨、长江捕捞、螺山、朱家峰、皇堤、颜家咀、界牌、中原、双龙、丁山、复粮洲、铁牛、蔡花园、熊家窑、杨柴湖、蒋庄湖、官墩、伍家窑20个行政村。2004年,镇政府驻螺山,人口36531人,面积140.5平方千米,辖新街、老街2个居委会和龙潭、螺山、界牌、中原、双龙、花园、新联、袁家湾、重阳树、伍家窑、朱家峰、皇堤宫、颜家咀、复粮洲、丁山庙、铁牛塘16个行政村,4个居民小组、113个村民小组。2005年,人口37826人。

行政区划

螺山镇辖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新街、老街、螺山、龙潭、界牌、中原、双龙、花园、新联、袁家湾、重阳树、伍家窑、朱家峰、皇堤宫、颜家咀、复粮洲、丁山庙、铁牛。螺山镇镇政府驻螺山。

生产总值

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总值1.8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76万元,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989元。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镇区面貌焕然一新。螺山镇多方筹资150多万元,加强对镇区的环境整治和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修全长1.3公里的滨江路,工程进展顺利。螺山镇还筹资15万元对镇区下水道,镇区街道路面破损地段进行了全面翻修。同时筹资10万元,对镇自来水厂设备进行了更新维修,保证了居民安全及时用水。二是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螺山镇16个村都建立了村级候车棚,都修建了通湖水泥路,水泥路覆盖率达90%。以中原村为试点村的新农村已初显雏形,该村初步实现“一建三改”,建沼气池300口,改厕90个,改灶100个,改圈90个,建垃圾池9口,村里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全部安装了路灯。同时,复粮洲、花园、伍家窑等村在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上都取得明显成效。螺山镇已有1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得到市认可。三是科技文化、卫生、电视、电信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认真落实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村群众参合率达70%,螺山镇农村医疗合作点镇卫生院设备齐全,有医师20多人,病床40多个,有线电视农村入户率达50%,电话装机2800部。

种养殖业

螺山镇万亩稻虾连作基地位于螺山镇沿湖地区,以重阳树村为核心,辐射袁家湾、伍家窑、朱峰、皇堤等村,总面积10800亩,其中重阳树村4000亩,袁家湾村2000亩,伍家窑村1500亩,朱峰村1900亩,皇堤村1400亩。基地采取稻虾连作模式,农忙时期(5月至9月)种植水稻,农闲时期(10月至第二年4月)养殖淡水小龙虾,基地核心区4000亩农闲时期承包给武汉轻云商贸有限公司,承包费每亩150元;其余6800亩由农户自由组合养殖。龙虾养殖形势喜人,亩产400斤左右,按市场均价6元计算,亩毛收入2000元,纯收1000元左右,螺山镇增收近1000万元。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特色显著。螺山镇农业经济初步形成了农、林、水产三大板块。有传统的菊花黄豆1万亩,引进的南京大棚芦蒿5000亩,特色蔬菜8000亩;2万亩民营化林地成为螺山新的景观;水产业已形成沿湖水产养殖带,有稻虾连作基地2万亩,螃蟹养殖1.5万亩,淡水小龙虾等水产养殖品十分丰富,仅上半年,售出淡水小龙虾500多万斤,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产品远销上海、江浙等地,螺山龙虾声名鹊起,深受消费者欢迎。

工业经济

工业及民营经济方兴未艾。一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有民营企业28家,个体工商户200多户;二是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一家增长到两家,天伦纺织有限公司年产棉纱1.5万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利税6万元。森山木业在我市木材加工企业中一枝独秀,产品深受顾客好评,没有发生一起因板材质量问题而受到顾客投诉的事,这在同行业中是很少见的,该公司日加工多层胶合夹板8000多张,来势很好。洪泽调味有限公司年产豆辨酱20万桶,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该公司生产的豆辨酱在福建等地深受欢迎全。镇委、镇政府大力培育发展的螺山砂石、蓝焰气站、珍珠养殖等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螺山镇民营经济已从小打小闹,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为螺山镇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

螺山镇位于洪湖西南方,南靠长江、北倚洪湖,水陆交通便利,是洪湖市的水产强镇。螺山镇现有国地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其中水产面积4.8万亩,2006年农业总产值1.82亿元,水产产值1.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螺山镇地处洪湖岸边,拥有低湖田4万多亩,其中低洼稻田2万多亩,鱼池2万多亩。2005年以前,大部分稻田只种植一季中稻,长时间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农民经济收入不高。针对这种状况,螺山镇镇委、镇政府通过多次市场调查、考察,决定利用本地饵料丰富,野生龙虾繁殖快等自然优势,大面积发展稻虾连作和莲虾套养等模式。2005年引导示范面积1000亩,亩平纯收入1000多元。2006年,螺山镇镇委、镇政府将其确定为重点推广模式,当年发展小龙虾养殖1万亩,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亩平增收2200多元。

水利建设

面对农村水利投入萎缩,农田水利建设出现滑坡的局面,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掀起了以沟河疏浚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洪湖市螺山镇处于长江、洪湖夹缝之中,地形窄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下水位偏高,地势高差大,往往是雨大就需排涝,久晴又需抗旱。加之螺山镇是独立水系,基本得不到国家大型泵站的灌排效益。螺山镇现有的5处骨干泵站都建于20世纪70年代,19台机组中大多数已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螺山镇南北贯通的3条大渠,东西而向的40多条主沟从未进行过彻底清淤。尽管每年投入10万元清除主渠杂草,效果却很不理想。少数沟渠已淤塞到几乎与农田一样高,致使水灌不进又排不出。此外,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同一地段、同等生产条件下,既有种粮食、种蔬菜、种棉花的,又有养鱼、养鳝、养蟹的,用排水需求各不相同,因此,用排水矛盾时有发生。农水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的严峻现实,迫使螺山镇必须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为彻底扭转水利建设的被动局面,螺山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发动群众。镇政府制定出台了水利建设工作规划,并以公告形式印发全镇。在确定河沟疏浚、设备更新的重点和范围时,又广泛征求村干部和农民的意见,让他们参与水利建设的规划与实施决策,营造出人人谋水利、想水利、积极投身搞水利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镇、村两级可支配财力锐减,而有限的“一事一议”筹资又基本用于乡村公路、水改等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水利建设的主要因素。对此,螺山镇调整思路,广开渠道,初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争取政策投入一点。螺山镇通过争取国家小农水建设项目获得资金8万余元。二是集体投入一点。螺山镇镇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沟渠工程,由相关村根据受益面积从村级集体提留中平摊建设资金。三是受益农民负担一点。如丁山庙村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采取受益农户负担30%,村集体负担70%的方式筹资6万元,用4个月的时间,对“三沟”进行了彻底疏浚。四是寻求社会赞助一点。中原村通过向本村在外的老板、成功人士寻求赞助,筹集农建资金10万元。五是干部筹垫一点。如颜嘴村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由村干部先行垫资,然后从来年村集体发包收入中偿还,支部书记单岳云垫资2万元,其余干部各承担8000元。为确保工程质量,螺山镇还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主要沟渠工程由水利服务中心牵头,从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到检查验收一包到底,做到一沟一人,专人负责。对村级工程项目,专门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负责牵头,并由包村干部与之共同监督,组织实施,从而确保了农建工程的有序进行。

通过大力开展以沟河疏浚为重点的农水建设,螺山镇的水系设计功能得到恢复,实现了“沟河通畅、排灌兼顾、管理有序”的目标,有效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铁牛片的6村公路河是一条抗旱河,全长六公里。原来河水从新联村起到最后流入双龙村需两天两夜,通过疏浚和改造河道后,只需2小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洪湖市螺山镇还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地方的节制闸进行了位置调整,使争沟争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一些农村党支部通过兴修水利,为民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树立了威信。如重阳树村前一届班子软弱涣散,无所作为,群众长年上访不断。新班子上任后,从兴修水利入手,搞水改,修公路,不断兴办公益事业,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螺山镇通过鱼池公开发包,增加了近20万元的村级收入。

特色产业

养殖规模

小龙虾养殖形成规模,关键环节是苗种的供给能否得到保障。螺山镇政府和轻云公司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租赁低湖田2000亩囤养小龙虾种,已囤积小龙虾种40万公斤,可大大缓解小龙虾苗种不足的问题,为全镇龙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养殖效益

为使小龙虾养殖效益得到最大发挥,螺山镇指导养虾群众成立了螺山镇淡水小龙虾养殖协会,重点解决龙虾在养殖、销售、发展中的问题,切实抓好龙虾养殖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提高龙虾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协会提高农户应对市场能力,提高农户养殖技术,该协会已发展会员618户。通过现已涌现出的一批专业从事龙虾收购、销售的龙虾经纪人,积极引导他们自由组合,搞活流通,提高小龙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现有近200名龙虾经纪人,这些经纪人在螺山镇所有村都建立了收购点,随时随地敞开收购,当场结算现金,不仅方便了养殖户,而且解除了养殖户外销困难的后顾之忧。全镇每日收购龙虾达10吨,收购的这些商品虾一部分销往武汉、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另一部分则销售给德炎水产等本地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

养殖模式

镇委、镇政府已将虾稻连作、莲虾共生和池塘养虾模式作为螺山镇重点推广的养殖模式,并将龙虾养殖作为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做大做强。镇委、镇政府为保证全镇3万亩养虾面积的落实,将所有适宜虾稻连作模式的稻田全部登记造册,以村为单位分片管理,将所有能进行虾稻连作模式的稻田全部开发出来,推广小龙虾养殖。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到外地学习观摩,组织全镇养虾群众1000多人次到重阳树村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同时政府在技术指导、信用贷款、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养殖龙虾户优先贷款。该镇已组织2000多人次进行了技术培训,已为500多户养虾农户申请到贷款扶持。采取虾稻连作模式产出的龙虾个体大,无污染,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镇委、镇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注册商标,经工商部门核定注册登记的《洪湖市重阳树原生态淡水小龙虾》重阳树商标已在网站公布,湖北电视台、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进行了报道。

文化名人

王柏心,字子寿,号螺州,1799年出生于螺山(旧属监利县)一书香门弟。其曾祖父王秉道,1865年中湖北副榜。祖父王文模,邑痒生。父王为典博览群书,于诸史研究尤详,为清廷奉直大夫。王柏心自幼随父读书,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后入高等学堂深造,潜心研究经史,著有《枢言十七篇》,为邑痒生。

王柏心于1843年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他乐于穷经,无意仕途,任职一年,即以“家有老母,无人奉养”为辞,告养乞归。返里后,主持“荆南书院”,一面讲学一面著书立说。对治理江河颇有研究。所著《导江三议》一书,就是他的治水思想和治江策略的集中论述。他治水以大禹为师,主张疏导,“因其已导者而导之”。他在《导江三议》一书中写道:“昔者治江,以疏导之法,多留穴口,因而水患小,后之治江,则主要以设堤防水,因而江患随之频生”。在书中他还提出了治理荆江的具体措施,主要拓宽虎渡河口,利用湖北的公安、石首和湖南的澧县、安乡等县的水道,导江水流入洞庭的,与王柏习早所的论述颇相吻合。

地方特产

螺山镇出产的“洪湖界牌黄豆”,是全国有名的豆腐用原料,豆腐出率最高。螺山镇被誉为优质黄豆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视频

洪湖市螺山镇谢作双董会芳新婚庆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