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軟腐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蝴蝶蘭軟腐病
蝴蝶蘭軟腐病,是華南蝴蝶蘭栽培地區主要病害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連棟蔭棚栽培,一般季節日發病株率為0.01%~0.1%,流行季節日發病株率可達0.3%~0.8%,很快形成毀滅性危害,嚴重影響了花農的生產效益,阻礙了蝴蝶蘭這一世界名花的推廣和開發。
基本信息
中文名:蝴蝶蘭細菌性軟腐病
主要危害作物:蝴蝶蘭
主要為害部位:球根。
症狀
發生於葉片任何部位。一般情況下葉柄基部較多。發生於pI片上的病斑,初為水漬狀小點,後迅速擴大,呈橢圓形或圓形病斑。病斑向外擴展速度.平均每天5—10cm,2—3天後全葉軟腐潰爛。如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病部可向共他葉片和根區蔓延,引起全株腐爛死亡。[1]
病原
為一種歐式桿菌屬細菌。細菌短杆狀,兩端較圓,革蘭氏染色陰性,鞭毛周牛,2—4條,不產生莢膜和芽孢。將患有此病的病葉組織一小塊,最好是取自病部與健康組織交界處切r。放在玻片上的水滴中,加蓋玻片輕壓後,立即放在狐微鏡低倍視野下檢查,切口處常有大量混濁的細菌膿流出。
發生規律
品種特性、栽培條件、氣候條件對於病害的發生與發展都直接或間接影響,掌握、運用這些規律,加強栽培管理,對於軟腐病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不同季節對軟腐病的影響:蝴蝶蘭軟腐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冬季,即所謂蝴蝶蘭休眠季節,軟腐病發生較輕,蔭棚栽培蝴碟蘭軟腐病每日株發病率為0.01%~0.02%,且在器官內擴展蔓延速度慢;3~4月份後,蝴蝶蘭進入生長季節,其發病速度明顯加快。系統調查(每周2次)4~6月每日平均新增發病株率分別為0.08%,0.17%,0.30%,特別是高溫、悶熱天氣,若棚內抽風效果不好,發病株率可增至0.83%,如不及時採取噴水降溫、抽風通氣等措施,軟腐病流行勢頭會更加強勁。
2、水分管理:蝴蝶蘭是喜濕、不耐高(低)溫的植物,空氣濕度高、有微風的環境最有利生長。因此,高溫季節,以水調溫,以水增濕很重要。一般晴天每周澆水兩次,要求澆透。每天還要求噴水一次,噴濕葉面即可,主要是增加空氣濕度,不要澆得太多,否則會影響根部透氣,降低抗病性。澆水宜選上午較好,下午、傍晚不適於澆水,否則會使葉面留水過夜,有利於軟腐病發生。水質對軟腐病的發生影響也很大,一般認為以雨水、溪水、山塘水澆水較好,但從病害防治角度考慮,要求水質清潔無污染、無雜質、無沙粒,水中含沙問題要特別關注,在源頭加紗布過濾,用含沙水澆花,會直接傷害葉表,引起軟腐病侵入。
3、通氣管理:利用通風設施,在悶熱天氣保持微風吹拂,非常重要。通氣可調節濕度,在噴水後,可防止葉面長期積水,減少病菌侵染機會;通氣良好,還有一定的降溫作用,如果與噴水措施綜合應用,降溫效果更明顯,有利於蘭花生長。通氣還可降低蘭棚內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增強蘭花的抗病性。據我們調查,凡通氣設施條件較好的栽培點,軟腐病的發病都相對較輕,蘭花長勢也較好。華南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就要開啟通氣設施直至秋末為止,視情況關閉。一般情況下,白天開啟,晚上關閉,晴天開啟,雨天關閉,但在無風、悶熱條件下,雨天晚上也應開啟。如條件允許安裝自動抽風調控設施更好。
4、品種及長勢:一般來說,紅花品種、葉片蠟質層較厚的品種較抗病。栽培條件好,當年沒有開過花、生長旺盛的植株較為抗病,幼苗期抗病性較好。[2]
防治方法
1.選擇無病球根;挖掘時要避免造成傷口;分根繁殖時不用有病根株;溫室栽培時,更換新土,及時剪除病葉或拔除病株銷毀;徹底挖除腐爛的球莖,貯藏期發現有病球莖及時剔除。病害嚴重的土壤可用0.5%-1%福爾馬林10g/m2進行消毒後再種植,或更換新土後種植;被污染的工具應用沸水或70%酒精,或1%硫酸銅液浸漬消毒後再用。切花用工具,用0.5%高錳酸鉀消毒。
2.發病初期,可選用100-150×0.000001的鏈黴素或鏈黴素加土黴素(10:1)的混合液進行噴灑,連噴2-3次,效果較好。 發病後,每月噴灑1次農用鏈黴素1000倍液,能控制病害蔓延。噴灑殺蟲劑防治鳶尾鑽心蟲的危害,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3.收穫鱗莖時,應避免造成傷口;秋季應將殘枯病葉清除出圃,以免害蟲在其上產卵。
4.選用健康鱗莖栽植;圃地應排水良好;栽植時宜淺不宜深;管理中澆水避免淋噴。
5.在生長季節,注意防治造成鳶尾傷口的鳶尾鑽蛀蟲。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防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