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1] 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2015年1月14日,在西南印度洋龙旗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其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 3月17日,搭乘“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安家青岛

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2]

2017年3月4日和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和大糦热液区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潜和第4次下潜。这两次下潜都在调查区域发现了热液喷口并获取了硫化物样品。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2018年5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透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本介绍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为日本深潜器的6527米,因此“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20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至7000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6月3日,“蛟龙”出征以来,已经连续书写了5个“中国深度”新纪录: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3年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

从2013年起,蛟龙号正式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截至2018年11月,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

2月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国家深海基地试验水池,进行了大修与技术升级后的第一个测试下潜。这标志着“蛟龙”号大修与技术升级全系统勘验、维修、系统升级、总装联调等陆上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正式进入一个了新的阶段。[5]

获得成果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2011年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实施以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成功完成5000-7000米海试并投入试验性应用,研制成功4500米深海作业系统以及突破4500米载人球壳关键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6]

2014年~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和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开展了10次下潜作业,精确定位取样,取得各种生物样品116个,富钴结壳样品21块、99.2公斤,多金属结核样品24.32公斤,岩石样品22块、107.7公斤,沉积物样品26管,海水样品共1232升……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科考队在本航段中全面、超额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通过第一航段的调查研究,航次现场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

一是基本查明了采薇海山矿区资源与生物状况,勘察成果突出。“蛟龙”号在采薇海山完成了8次下潜,结合中国大洋第31航次的5次下潜,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解剖调查,已基本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源分布状况,基本掌握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和矿区环境状况。

二是“蛟龙”号性能稳定,优势明显。“蛟龙”号共计完成10次无故障下潜作业,每次下潜平均水中时间达9小时53分钟,系统稳定,取得了大量高质量的视频和照片,开展了配套设备试验,包括微型遥控潜水器试验、海底土工力学测定试验、超短基线测试等,使“蛟龙”号在复杂地形下开展定点作业、精细调查的独特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人员为主力的操作维护团队迅速成长。潜水器维护维修队伍、布放回收操作队伍、潜航员学员得到锻炼,一批新人迅速成长,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础。 四是实现了多任务、多目标的综合效益。开展了探空气球观测、下潜人员实时生理心理状态监测、《深潜》纪录片的拍摄。各家媒体和作家协会开展了海洋知识、海洋意识的普及和宣传。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蛟龙”号还在相邻海域开展了下潜作业,为开展不同海区的资源、环境状况对比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016年4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维嘉海山的西北侧成功完成科学应用下潜,这也是“蛟龙”号首次在这一海域搭载科学家进行下潜作业。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此次下潜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潜航员唐嘉陵担任主驾驶,搭载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姚会强和潜航员学员杨一帆。“蛟龙”号于当地时间4月30日8时03分布放入水,16时05分回收至甲板。水中时间8小时2分钟,海底作业时间5小时24分钟,最大下潜深度达2258米。

本次下潜开展了4千米的近底航行观察,拍摄了大量海底视频照片资料,采集砾状结壳57千克、巨型底栖生物样品9个,其中海绵4个、珊瑚和虾各2个、海星1个,近底水样8升,还开展了对潜航员学员的海上实艇下潜培训。

国家海洋局向阳红09号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科考队员抵达国家深海基地码头。至此,2016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 洋第37航次)历时94天,航行11837海里,累计下潜22次,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第二阶段首席科学家彭晓彤表示,这是蛟龙号 自2012年7000米级海试成功以后,首次重返海沟区密集地开展超过6000米深度的下潜作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航次科考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南坡发现了活动的泥火山,拍摄了大量高清视频资料;证实了马里亚纳海沟北坡作业区海山为泥火山,获取了大量泥火山地质样品。这些样品和视频资料为研究泥火山地质活动和俯冲板片的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初步探明了维嘉海山与采薇海山巨型底栖生物分布具有良好的联通性。科考人员通过与采薇海山的对比分析,表明维嘉海山巨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与采薇海山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除了少数海绵动物及其共生的俪虾有可能是新种外,其余种类与采薇海山基本相同,改变了海山间生物群落联通性差的传统认识,为科学评价海底环境、合理设计深海采矿系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中国大洋第37航次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指挥邬长斌表示,本航次大深度潜次多,其中6500米级潜次共5个,超过6000米深度潜次共9个,最大下潜深度6796米。在大深度潜次中,蛟龙号总体技术状态稳定、各系统设备性能可靠。

邬长斌介绍,在本航次富钴结壳海山区下潜作业中,蛟龙号多次实现长距离、大落差航行,水下航行距离最长达到5000米、水下作业爬升高差最大1100米、单潜次最大地质样品取样重量达124千克。创造了自蛟龙号下潜以来单潜次航行距离、作业高差及地质样品取样重量的最大纪录。

中国大洋38航次

蛟龙”号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首潜,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唐嘉陵担任首潜主驾。未来20天内,“蛟龙”号预计先后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进行10次大深度下潜。此前,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的前两个航段已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和我国南海完成。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唐嘉陵,2007年本科毕业于哈工程电子信息专业,作为中国首批潜航员,他创造了世界上作业型潜水器7062米的最大下潜深度,发现并取得两个深海海底新物种,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深潜英雄”称号,同时也是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7]

技术特点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优势

1.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

2.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3.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4.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三大突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

1.可稳稳“定住”如同开车一样,驾驶员的脚总放在油门上,难免产生疲劳感。“蛟龙”号驾驶员是幸运的,它具备自动航行功能,驾驶员设定好方向后,可以放心进行观察和科研。

王晓辉介绍说,“蛟龙号”可以完成三种自动航行:自动定向航行,驾驶员设定方向后,“蛟龙号”可以自动航行,而不用担心跑偏;自动定高航行,这 一功能可以让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尽管海底山形起伏,自动定高功能可以让“蛟龙号”轻而易举地在复杂环境中航行,避免出现碰撞;自动定深功能,可以 让“蛟龙号”保持与海面固定距离。

2.悬停定位,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 “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导致“蛟龙号”摇摆不定,机械手运动带动整个潜水器晃动等内外干扰下,能够做到精 确地“悬停”令人称道。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 [8]

3.深海通信靠“声”,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为保持与母船保持联系,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这一技术需要解决多项难题,比如水声传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 7000米深度的话,喊一句话往来需要近10秒,声音延迟很大;声学传输的带宽也极其有限,传输速率很低;此外,声音在不均匀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温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条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潜器上的噪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上加难。

主要完成单位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图链接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中国海监第一支队,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国船级社,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国冶锐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电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宁波甬科声学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星箭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9]

研制背景

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在国家海洋局组织安排下,中国大洋协会作为业主具体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的组织实施,并会同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七〇二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等约100家中国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攻克了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难关,经过6年努力,完成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研水面支持系统的研制和试验母船的改造以及潜航员的选拔和培训,从而使“蛟龙号”具备了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 [10]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