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蛋散,蛋馓的俗称,是粤式的索饼 ,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绳索状,落镬油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可蘸麦芽糖吃。也有在制作时加入南乳。
介绍
1、广东小吃。以香脆著称
2、引申。以形容不学无术,无用之人。因蛋散易碎,在粤语中也用于指代人,即是胆小怕事或不成气候没出息的小人物,取其"不够刚硬"之特征,多为贬义。[1]
传说
在旧时候,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 下锅时,有一家穷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男主人望著一堆已经发酵好的面团发呆,苦思之下得:富人有富人的吃法,我穷也要做,为来年讨个好兆头。没馅料做就把面团压扁下油锅也行。新年到了,当其他人来穷人家拜年时,穷人拿出那些小长方块来招呼朋友们,大家都感觉很新奇,品尝之下:“噢,那些小方块——酥、脆、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来年我们也要做,请问这个叫什么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后来人们把小方块改良,加入芝麻、南乳等其他配料,在小方块中间下一刀,卷起做成麻花似的更加好看。
影片
参考文献
- ↑ 为何要称别人为《蛋散》,随意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