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兒團2(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蒿兒團2》是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蒿兒團2
蒿兒團是清明節的時令食品。在如東鄉下,人們不僅食用它,它更重要的還是祭祀用品。
在《詩經•小雅》中有:「鹿鳴呦呦,食野之蒿」的詩句,說明清明吃蒿兒團的習俗早有流傳。在一些地方,也有將蒿兒團叫做青團的,這也不無道理,因為蒿兒團一身青碧,一副油旺旺人見人愛的樣子。
兒時,每到清明節,母親就會帶我們到野地里「掐」蒿兒。「蒿兒」有好多種:青蒿兒、茅蒿兒、草蒿兒等等。用於做「蒿兒團」的蒿兒亦稱青蒿兒、香蒿兒或面蒿兒。蒿兒在百草之中是很好辨認的:它有碧綠的葉子,葉邊上呈鋸齒形狀,葉背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絨毛,一副纖纖弱弱的模樣,身上還帶有淡淡的艾草味。清明時節的蒿兒很嫩,脆生生的,用手輕輕一掐就下來了。我們貪玩,下到地里,心思已經不在蒿兒身上,當母親在地里轉了一圈,籃子裡已經有了半籃鮮嫩「蒿兒」的時候,我們往往還是兩手空空。母親所選的當然都是標準的「面蒿兒」。
母親將洗淨的蒿兒放到鍋里煮開,隨即撈出涼透,然後倒進早已備好的糯米粉中,搓啊揉啊,直搓得蒿兒和糯米粉「水乳交融」,直揉出一個翠綠色的大粉團。母親將大粉團在桌面上撳扁,切成一小塊一小塊,這時,姐姐和我伸出幾雙小手,領取母親賞賜的一隻只小團,抓在手裡使勁地搓、揉、捏,最後成為一個個小圓子——蒿兒團。可惜的是,我照着母親說的方法,卻總是搓不圓,不是搓成一個長條兒就是捏成了一個扁餅,惹得母親和姐姐們笑聲一片。我所做的蒿兒團最後還得經過母親的再加工,才能擺上「蒸籮」。
蒿兒團入鍋只是十幾分鐘光景,一股帶着蒿兒和糯米的混合氣味就從鍋沿邊溢了出來,裊裊地散發在空氣里,誘得我們一個個涎水欲滴,直喊「我肚子餓了」。這時的母親偏偏是那樣地不緊不慢,又是要拿竹篩來清洗,又是要準備冷水盆,等這些事情弄完了,才終於掀開蒸蒿兒團的鍋蓋,隨着熱氣升騰散盡,一個個青碧如玉,幽幽地透着翡翠般光澤的蒿兒團終於展現在眼前——好美呀!
母親將手醮一下水,拿起一個個蒿兒團,攤放在竹篩里,到這時,她似乎才忽然想起身邊的我們,用筷子夾起一個來,吹一吹,一一遞給我們,早已經迫不及待的我,接過蒿兒團來,一陣狼吞虎咽。母親看着我那副「窮相」,說:「慢點兒吃,以後有得你吃的。」說歸說,事實上,我知道,哪能保證我們「有得吃」呢,那時的清明節,為了讓我們能吃上一回蒿兒團,母親可是很費了一番心思的。
如今,每到清明時節,我還會重溫母親做的蒿兒團的情景。母親的蒿兒團,和着親情,摻着摯愛,依然香在我的心中。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