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泉镇中心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蒙泉镇中心学校1995年,石门实行撤区并乡,原蒙泉区所辖的白洋乡、磐石乡、花薮乡、夏家巷镇合并组成新的蒙泉镇,镇政府设立于原白洋湖乡政府旧址,白洋湖中学由此于1995年下半年改名为蒙泉镇中学,校长侯克明。2003年,蔡圣忠调任蒙泉镇中学校长,适逢教育体制改革,撤乡镇教育办,同年改设中心学校,学校再次更名为蒙泉镇中心学校。校长宋欣武,蔡圣忠同志具体主管学校全面工作。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是学校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光,学校本着“团结、勤奋、务实、进取”的校训[1],培养学生“勤学、多思、善问、敦品”的学风,教师秉持“严谨、求是、敬业、乐教”的宗旨,各项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出成就: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日趋提高,教育质量持续稳居全县前列,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学校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检查评比中始终居于先进行列。1996年,学校通过了“市级合格初中”的验收,2002年,又被挂牌授予“市级示范学校”。
所授荣誉
这一时期,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逐步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模式。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治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认真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校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工作特色。从1995年开始,着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1996年,确定了校外德育基地;1998年,在当时主管学校团队工作的唐纯庆老师的努力下,学校开辟了“团员之声”广播阵地;1999年,学校设立了“学生一日生活常规情况记载”公布专栏;为了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2003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取得了显著的德育实效,学生每学期的德育评估,从2000年开始,一直稳定在合格率在100%,优秀率达50%以上,10年间,学校业余团校先后培训学员1500余人,有1000余名学生加入了团组织。
办学规模
学校通过政府扶持、财政拨款、社会资助、学校自筹等多种方式,多方组织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从1995年开始,学校掀起了基础工程建设的高潮。1996年底,投资210余万元的教工宿舍楼竣工投入使用;2003年底,投资82万元的高标准学生宿舍楼竣工;2004年投资56万元的高标准师生食堂竣工;2004年下半年,又斥资20多万元,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学校花园的整体改造。随着这些标志性工程的相继完成,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规划布局更趋合理。为顺应素质教育[2]的潮流,学校在搞好基建的同时,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从1995年开始,学校大批量购进图书,校图书馆规划急剧扩大,到2004年,藏书己达5成余册,安排有专门的管理员,配置了专门的阅览室,对全校师生全天候开放。1997年被立为石门县乡镇中学图书馆的样板,图书实行了电脑管理;1996年,完成了对理化生实验室的高标准改造,并相继购置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和仪电设备,1998年顺利通过了省教委组织的“普实”验收;1998年,学校相继建成了高标准语音室,拥有四十多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同时建起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1999年,购置了一台两万多元的一体机;2003年学校再次投资7万多元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开通了互联网,紧接着又投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实行分年级集体办公。通过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系列改造,学校彻底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学校办学规模在这一时期有所扩大,2001年下学期,开设了十四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800余人,在职教职工52人,创办学以来历史新高。
师资力量
学校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注意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着力实现了“四大工程”,一是“师德教育工程”。学校坚持正面教育与监督管理相结合,一方面狠抓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一方面通过建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多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在2004年3月到11月间,学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正行风、树形象、创满意”教育活动,通过学习讨论,自查自纠、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使全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受到了洗礼。二是“继续教育工程”。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计算机和普通话培训,新教师的上岗培训及其它提高业务水平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教师到外地各校参观学习或进修。教师参与热情高,参加率达100%,学历层次及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曾在学校任教的蒋良富和侯立琼两位年青教师边工作边自学,分别于2000年、2001年考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另外,学校还提倡骨干教师对新进教师“传、帮、带”,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三是“科研强师工程”。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科研机制,由教导处全面指导,各教研组具体落实。教研组组织同科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课题组围绕教研课题协同作战,集中攻关。教师人人参与教研教改,坚持每期写一篇以上高质量教研论文,每期至少上一堂教研课。通过实施这项工程,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一时期,学校有5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县级以上奖励,教师有10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四是“名师工程”。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争当开拓者,争当学者,争当教育家,学校通过组织开展专任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晋级活动、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等为教师的争先创优搭建平台。通过不懈努力,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德艺双馨、现代化教育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40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学一级教师25人,有15人次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程德春、杜雪明、易长松在调任或离任前都是在县内颇有名气的响当当的学校品牌教师。
参考文献
- ↑ 校训 学校重要的文化符号,搜狐,2015-09-10
- ↑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应该是一种教育模式 ,搜狐,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