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萧瑜 |
中文名: 萧子升 外文名: Xiao Zisheng 别 名: 萧瑜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894年8月22日 逝世日期: 1976年11月21日 毕业院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职 业: 从事文学教育 出生地: 湖南省湘乡市萧家冲 性 别: 男 |
萧子升(1894—1976),男,1894年8月22日生,字旭东,后改名萧瑜,湖南湘乡人。他比毛泽东小一岁,却比毛泽东高三届, 是湖南省立一师的高材生。生前长期在国外从事文字教育事业。为留洋教师萧岳英之子,著名诗人萧三之兄。在湖南一中师范的学生中,与毛泽东、蔡和森同为杨昌济老师的得意弟子,他们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1]
人物生平
1910年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于1915年秋毕业后,到长沙楚怡学校任教。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民国初年湖南青年参加赴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策动者之一;在全国性的勤工俭学运动中他亦扮演重要角色。
1924年回国,任中国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民报》总编辑、中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委员兼农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及国民政府农矿部次长、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
1949年,随中国国民党政府去台湾,后又到法国、瑞士。1952年去南美乌拉圭,从事教育事业。
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萧子升、蔡和森与毛泽东。他们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毛泽东、蔡和森两位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而青年时代的激进分子萧子升则坚持信仰无政府主义,解放后长期旅居国外从事文字教育事业。
他们在这里同窗共读只半年时间,但志趣相同,感情深厚。1911年两人先后又到了长沙,萧子升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先是进入湘乡驻省中学,1913年也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萧子升1915年秋毕业,毛泽东1918年毕业,与萧子升在一师同学两年多,他们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并于1918年共同创立了新民学会,萧子升还担任过学会的总干事。
毛泽东与萧子升发生过激烈争论。萧子升力主保存新民学会,并以无政府主义作新民学会的指导思想;而毛泽东则主张解散新民学会,先进青年可以加入共产党和社会青年团组织。由于意见不和,信仰不同,他们谁也没有说服谁,最终分道扬镳。与毛泽东分手后,萧子升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走了下去,终于在国民党政府任职,1926年后与毛泽东中断了来往。
1976年11月21日,萧子升在乌拉圭去世,终年82岁。生前曾留下遗嘱:“死后骨灰和萧夫人骨灰同放一处,如有可能,运回湖南湘乡祖坟处与原配夫人遗骨同葬一处”。
萧子升在国外出版了一本关于他与毛泽东交往的书(中译本书名:《我与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出版)。在书中详细描写了他与毛泽东俩人一文不名而步行游走湖南省内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传奇经历。
青年毛泽东与好友萧瑜曾有过一次关于中国家族制度的谈话。
毛认为,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太重,所以人们缺乏民族感情。
萧也认为,把儿子完全当作家庭的私产是错误的,但也并不完全属于国家的,夸大国家的观念和夸大家庭的观念一样是有害的。
毛认为萧对子女的观念有些奇怪,并认为国家应高于一切。在一个理想的国家,儿童将由国家扶养和教育。最重要的是应有一个强有力的好政府 有趣的是两个风华正茂、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年青人,谁也没有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更未为此而翻脸。两人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的理念。
毛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立了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崭新社会,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好政府,让内受军阀涂炭、外受异族凌辱的中华民族好生扬眉吐气了一回。
萧也贸然走上了一条自选的无政府主义的道路,既反对国民党,也未因好友的成就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一生流落于欧洲、美洲。让人感叹不已。
友谊
他的老家是湘乡萧家村桃坞塘,他比毛泽东小8个月。他和毛泽东都到东山高等小学堂(现东山学校)读过书。他前脚毕业,毛泽东后脚 进东山学堂。
其父名为萧岳英。萧岳英是湘乡有名的教书先生,在省里也有名。萧岳英留过洋,人很开明,有人喊他假洋鬼子。
1907年,他到东山学堂教书的时候,把他儿子也带到东山了。东山学堂是新式学堂。
一种说法是毛泽东的表哥文运昌介绍进去的。还有种说法是毛泽东自己强烈要求进去的。他到东山小学那年是宣统元年(1909)年,刚好萧子升毕业。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读书的时候,和萧子升的弟弟萧三关系很好。对毛泽东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世界大英雄传》就是萧三借给他的。
毛泽东和萧子升这个时候,应该就互相认得了。
毛泽东给萧子升兄弟各写了篇文章,考进湖南一师。这是不对的。萧子升比毛泽东早三年进一师。萧子升进一师的时候,一师还是叫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到1914年才改名叫湖南公立第一师范。1913年毛泽东考进第四师范,读了半年的样子,第四师范合并到一师。毛泽东和萧子升又成了校友。萧子升有个外号,叫萧菩萨,是毛泽东起的。大概是讲萧子升的性格好,人温良些,像菩萨一样。
他们都到一师后,经常玩在一起。他们年龄差不多,有共同语言。另外呢,他们又都好学,都关心时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
1915年,萧子升从一师毕业。在徐特立介绍下去修业学校教书。第二年又应聘到了楚怡学校。从萧子升毕业那年8月到第二年的7月,毛泽东给萧子升写了13封信。这些信我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上看到过,大多数是谈论时事政治的。不过也看得出他们朋友间的感情蛮深,我记得有些信开头是这样写的——“日来思念甚殊”等等。
他们还一起去打过秋风。打秋风就是游学,跟讨米差不多,从这里到那里,一分钱都不带,拜访一些读书人家。从长沙出发,去了宁乡、益阳、安化、沅江。在宁乡,去了何叔衡屋里,去了密印寺。
好多书上讲,新民学会是毛泽东创建的。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新民学会,应该讲是毛泽东和萧子升一起创建的。
刚准备创建的时候,萧子升取的名字是“新民会”。 “新民会”的名字来源于四书中的《大学》。《大学》里有“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么一句。毛泽东取的名字是“新学会”。他们两个名字综合起来,就是“新民学会”。
新民学会第一次开会是在蔡和森屋里,长沙河西刘家台子(现在的新民小区)。萧子升的威信比毛泽东还要大些,所以,开会选举,萧子升是总干事,毛泽东是干事。解放后有些人讲,是毛泽东让萧子升,应该不是。
新民学会成立后,萧子升、毛泽东、蔡和森一起组织湖南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法国缺少劳动力。最早发起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是蔡元培和李石曾。蔡元培是华法教育会会长,李石曾是副会长。他们看中了萧子升的才华,要萧子升做秘书。
萧子升做了华法教育会秘书后,和毛泽东他们一起组织了五百多个学生去法国。萧子升和他弟弟萧三也去了,他妈妈把陪嫁的田卖掉给他们兄弟做路费。
蔡和森也去了。蔡和森到法国后,受苏联革命影响,希望中国向苏联一样。萧子升呢,是个改良派,希望靠教育改造中国。他们都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的想法和蔡和森的一样。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和萧子升有了矛盾。
1920年9月,萧子升从法国回来。第二年春,他喊人在老家桃坞塘的祖山上栽了很多杉树。栽完树,到长沙。从3月到7月,经常和毛泽东 争论。一个要改良,一个要革命。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我在萧子升写的书上看到,共产党开“一大”,毛泽东和萧子升是住在一起的。毛泽东每次开完会,会上讲了什么,都给萧子升讲。他想把萧子升拉过来,也信得过萧子升。
1921年年底,萧子升又去了法国。3年后回来,在国民党北平市党委编《民报》,以后一直在国民党那边做事,不过和毛主席还是经 常有信件往来。
1926年,段祺瑞政府的黑名单,李大钊排第一,萧子升排第二。
国共完全闹翻后,他们就没来往了。不过杨开慧1930年在长沙被抓后,萧子升想办法营救过,但没成功。
从30年代到抗战结束,萧子升又去了几次法国,后面一直在国外。李石曾在法国办了个中国国际图书馆,萧子升是馆长。这个图书馆1951年搬到乌拉圭,萧子升也跟着去了。
1976年,萧子升在乌拉圭去世。
参考来源
- ↑ 萧子升:毛泽东最亲密的挚友,湘江三友之一,晚年却和毛分道扬镳河洛社区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