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原矛頭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菜花原矛頭蝮 |
|
菜花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jerdonii) [1]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菜花烙鐵頭、菜花蝮、菱斑竹葉青。菜花原矛頭蝮頭較窄長、三角形、吻棱明顯,上頜骨具管牙,為有頰窩的毒蛇。背面黑黃間雜。多生活於海拔較高的山區或高原、常棲於荒草坪、耕地內、路邊草叢中、亂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見於溪溝附近草叢中或干樹枝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簡介
菜花原矛頭蝮頭較窄長。三角形。吻棱明顯。最大全長雄性(954+213)mm。雌性(818+170)mm。上頜骨具管牙。為有頰窩的毒蛇。菜花原矛頭蝮背面黑黃間雜。系由於每一背鱗具有比例不一的黑黃兩種顏色構成 ;黃色在有的近於草黃色。有的類似菜花黃色。故稱「菜花蛇」。從整體看。有的黑色較少。整體趨近於草黃色;有的黑色較濃。整體偏黑而雜以菜花黃。大多數的正背沿有一行鑲黑邊的深棕色或深紅色斑塊。每一斑塊約占數枚至10餘枚背鱗。腹面黑褐色或黑黃問雜。頭背黑色可見黃色圈紋。吻棱經眼斜向口角以下的頭側黃色。眼後有一粗黑線紋;頭腹黃色。雜以黑斑。菜花原矛頭蝮鼻間鱗較大。
左右鼻間鱗相隔1或2枚小鱗。少數為3枚;眶上鱗是頭背最大鱗片。其寬度約為左右眶上鱗問距的1/2或1/2以上。其間一橫排有小鱗5—11枚;鼻鱗較大。局部分裂。鼻孔略近圓形。位於鼻鱗中央略偏後。開口朝向後外方;頰鱗1—5枚。其中介於鼻鱗與眶前鱗之間的一枚上頰鱗最大。後者在個別為2枚;眼大小適中。瞳孔直立橢圓形。眶前端接窩下鱗或與之相介1枚小鱗。上唇鱗6—9。第1枚略呈三角形。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甚高。構成頰窩前鱗;第3枚最大與第4枚共同位於眼正下方。後者與眶下鱗相切或隔1枚小鱗。其後的上唇鱗較低。下唇鱗8—14枚(9—12居多)。第1對在頦鱗之後相切。前3或2對切頷片。背鱗在頸部21或23行。少數22、24或25行。中段21行。個別為19行。肛前17行。少數15行。中段除兩側最外1—2行平滑外。其餘均具棱;腹鱗雄性156—191。雌性163—194;肛鱗完整;尾下鱗雄性51—80對。雌性44—70對。少數的個別尾下鱗成單。
棲息環境
菜花原矛頭蝮生活於海拔1,800—2,000m的山區或高原。常棲於荒草坪、耕地內、路邊草叢中、亂石堆中或灌木下。亦見於溪溝附近草叢中或干樹枝上。
生活習性
菜花原矛頭蝮多被發現于山麓石堆中,有時亦可見其在草地間巨石上暴曬太陽。一般而言,如天氣潮濕常外出暴曬太陽,如天氣乾燥則躲藏於石隙間。菜花原矛頭蝮白天常發現。但主要於晚上活動捕食。多捕食山溪鯢、林蛙、鼠及昆蟲。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於重慶、甘肅、廣西、貴州、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陝西、四川、西藏、雲南。國外分布於尼泊爾、印度(阿薩姆)、緬甸北部、越南北部。
生長繁殖
7—9月是菜花原矛頭蝮的繁殖季節,懷卵數5—7枚,懷卵多少與母蛇大小有關。測量成體與初生仔蛇各10條,成體頭體長645—698(平均671.9)mm,尾長122—147(平均137.4)mm;初生仔蛇頭體長200一235(平均219.4)mm,尾長40一50(平均44.5)mm。初生仔蛇具強壯而尖銳的卵齒,卵齒基部中空,尖端扁平為實心,借「肌肉」固着於前頜骨中央腹面,卵齒略彎向背面以便於自吻部缺凹處外伸,以手磨擦初生仔蛇的吻端可以察知卵齒的存在。
種群現狀
菜花原矛頭蝮廣泛分布。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無危(LC)。
毒液毒性
菜花原矛頭蝮蛇毒粗毒為淡黃色液體。冷凍乾燥後為黃色粉狀固體。有關該蛇的最新研究資料: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毒素實驗室金楊、呂秋敏等用DEAE A一25離子交換層析進行粗毒分離。測定了該蛇毒蛋白組分的一些酶活性和生物學活性。結果表明其具有磷酯酶A2、精氨酸酯酶、凝血酶樣酶、蛋白水解酶、氨基酸氧化酶、5'核苷酸酶、核苷焦磷酸酶、透明質酸酶、磷酸單酯酶。另外,該蛇毒還具有纖維蛋白原凝固活性、出血毒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但該蛇毒中無乙酰膽鹼酯酶活性和神經毒素活性。通過分子篩和高效液相色譜(HPLC)從中分離到一個磷酯酶A2。命名為TJ-PLA2。其SDS-PAGE分子量為16kD,等電點為4.8。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與已知的烙鐵頭屬蛇毒磷脂酶A2具有很高的同源性。TJ-PLA2可以誘導小鼠腳掌水腫並且抑制由ADP、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對該蛇毒組分的深入研究可為治療蛇傷提供理論基礎。同時。其中的一些組分,如凝血酶樣酶、纖溶組分、血小板的聚集、抑制劑等,可望成為臨床診斷和治療藥物。
經濟價值
菜花原矛頭蝮的蛇膽、蛇蛻均可入藥,肉可食用,皮可制樂器。